茶——一个简单的方块字,人在草木间,形象地演绎了中国汉字的无穷奥妙,更涵盖了中华千年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以为,这理应是茶文化所蕴藏的最高境界:亲近自然,放松、随意。
一沉一浮,三泡一饮,苦涩甘甜,耐人寻味。品茶后,常让人这样感慨。
原本,我喝茶的习惯与我阅读小说的习惯有点类似,并不特别偏爱某一种茶或者说刻意阅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哪种茶或者说哪个作家的作品与我相遇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心情或者就是顺手。我的这种随意的习惯竟无意中成全我品过了很多好茶,也看过了许多好小说。
看过值得铭记的好作品,我在记住作品本身的同时,还会关注作家及作家成长的环境、相关作品,品茶也一样。一次偶然,我结识了素有茶中“明珠”之称的乌龙茶,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款滋味浓醇,入口回甘,汤色清亮,名叫“龙谷湖”的乌龙茶,竟产自我生活的地方,祖国版图西南角哀牢山脉中隶属云南省红河州的州府蒙自的水源地五里冲水库的山坡上。
特别值得纪念的是,在我品过“龙谷湖”乌龙茶后才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就得以进入“龙谷湖”乌龙茶的生产车间,看“龙谷湖”乌龙茶怎样从青枝绿叶被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一个个敬业的工人“折磨”成满身沧桑的脱尽最后一滴泪珠的青褐色。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是的,经过翻晒、烘烤等一系列残酷的过程,她终于凤凰涅槃身价百倍了。
看过了制茶的工序,正好错过了太阳直晒下的超强紫外线,午后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耀在哀牢大地上。五里冲的山在多山的云南简直算不得高,但蒙自本身海拔就高,所以这里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年降雨量可达1600—1800毫米,常年的平均气温又只有摄氏20度,整座茶山便常常要被云雾缭绕,湿度自然就大,这无疑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难怪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秦晓绍在茶山上那么自豪又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这株茶树原本出生在哪里,那株茶树祖籍又在哪里……好家伙,五里冲的山坡简直就是一个茶的移民新区。这些十年前从宝岛台湾被执着茶人秦晓绍费尽心机托关系“走后门”移民来的二十多个乌龙茶家族中的优良品种,听听它们的名字就知道是何等的不同凡响:金花茶、紫娟、铁观音、乌龙茶……但这一株株在宝岛台湾金枝玉叶的茶树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大陆后,非但没有水土不服,竟然还飞速喜欢上了这片面朝五里冲清凌凌的湖水头顶五里冲蓝滢滢的天的红色山坡,于是它们很快入乡随俗了。入乡随俗后的它们没有辜负秦晓绍的一片痴情,在远离故土的崇山峻岭中的腹地上,更加茂盛青翠了。
我是植物盲,同一科类的植物在我眼中区别是不大的,所以在五里冲的茶山上,极目之处,一片郁郁葱葱的青翠,一棵棵的茶树如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从茶在五里冲蓬勃生长的态势看,红河大地除了对外乡人无限包容外,对外来物种也是极其大度的。反正有容乃大。
但走近一看,却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在茶树脚下蓬蓬勃勃地生长着,七星瓢虫等一些昆虫愉快地在茶树间爬来飞去……我问秦晓绍是否公司人手太少,抽不出人来修剪打理茶山?秦晓绍却说,怕影响了茶叶的品质,所以茶山不用化肥农药,反正长些野花野草只要不妨碍茶树的生长,由它去好了。
和谐共生。我脑海里蹦出一个因使用频率太高而变得过于通俗的词。但在龙谷湖的茶山上,我看到的就是植物和谐共生的景象。
秦晓绍是个有心人,他不仅移民来了台湾的优良茶叶品种,还请来了号称台湾茶叶界怪杰的阿富师、中国著名茶叶专家肖 时英教授为“龙谷湖”乌龙茶的加工顾问,在这些又顾又问的高人指点下,“龙谷湖”的茶自然非同一般。但秦晓绍还不满足,他还给他的茶取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又让人回味的名字:玉观音、锦袍真叶、东方美人……
天养龙谷湖、地润千山茶。人在草木间,让有心的人来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