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河北安新县獭兔饲养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潘胤宗
整 理:本报记者 米雅娜
相比起鸡、鸭、猪、羊等传统的家禽家畜来说,兔子养殖不算是是一种大众的产业,正是因为少,在我看来,养獭兔算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我的带动下,目前,我们周边好几个县都出现了养兔热。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有不少的兔子养殖户,但是总体来说兔子在我国没有形成大的产业,没有形成完整、完善的产业链。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同时也跟我们的传统饮食习惯有关,大家还是比较习惯吃鸡、鸭、猪、牛、羊肉,食用兔肉没有形成风尚。在养兔之前,我在白洋淀养鸭子,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的客户。在交往中我的不少客户建议我养兔,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兔肉。
在他们的劝说下,我就开始认真考察这个市场。我发现獭兔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首先兔子以吃各种秸秆为主,獭兔的养殖过程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养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粮食的依存度较小。此外,獭兔皮相比牛、马等大型动物的皮毛更光滑,细致,在野生水獭禁止捕杀,人工水獭养殖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獭兔皮是最未来裘皮类服装选材上的发展趋势。而且兔肉和服装这两个行业的关联度不大,在市场行情上不容易象鸡、鸭等别的家禽一样出现肉蛋价格同升同降的情况,养殖风险相对较小。最后我了解到兔子的疾病传播率相对较小,对环境也不是很挑剔,家里的闲散劳动力把庭院利用起来就可以从事兔子养殖。
经过多处的市场调研,我选择了一种国外的獭兔品种,这种品种的兔子每平方厘米有大约1200多根毛,密度很高,在水里浸泡几个小时,也能毛湿皮不湿。最开始我自己先养了几十只进行试验,饲养一段时间后,我就掌握了这种兔子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是,我就开始扩大规模,2008年养了1万多只,自己的规模上去了,市场行情也挺好,我就认准了要从兔子养殖中干出一番大事。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很有感情,我看到那么多闲散劳动力没事干,心里就想成立合作社,带着他们一起致富。说实在老百姓的工作非常不好做,不是你动员他就会跟着你干,大家都怕有风险,怕赔不起。但是我对前景有自己的把握,于是就用非常优厚的条件来吸引大家加入合作社。
一窝兔子出笼大概要3个月的时间,我跟社员签的合同里保证3个月后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在2年的合同期内剩下的时间就是纯收入,并且在这3个月里,我还负责给社员所投入的资金支付利息。我算了一笔账,我们一组兔子是10公50母共60只,3个月后就能出笼,而且这60只能繁殖出400多只幼兔,每只兔子养3个月后,我们都以60元一只的价格收购,这样就完全保证了社员的收入,每个家庭的月纯收入能达到五六千元左右。因为利润可观,大部分社员都能自觉按照规定去养兔子,并且能为保证兔子的纯种性自觉担负起责任。但是这个毕竟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每个都完全一样,有时候我们从社员手里收回来的兔子会有个别在重量、毛色等上面达不到要求。这种情况,按照合同规定,我是不收的,但是为了不打击社员的积极性,我都照价收回来,在自己的基地里养一段时间后再出售。我自己认为合作社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要共同致富,还应该是一个互助组织。在我们合作社,谁家有困难,比如孩子上学、老人疾病等事情,合作社都会给予一定的物质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抚慰。加入合作社之后,社员没有了后顾之忧,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就逐步把包括周边县在内的很多人都带动起来了。现在有不少人都主动要求加入我们合作社。
自从合作社成立之后,我们的兔子一直很紧俏,还没有出现过积压的现象。很多客户都是先给我们交保证金,才能拿上货。我个人认为现在大家的饮食逐步多元化,从市场来看,这个产业应该在未来3年—5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我们也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合作社下一步的目标是要发展产品,就是要有自己的加工生产线,并注册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从这个产业中受益,我要在兔子养殖中干出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