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纺行业产品涨价的“元凶”是谁


  自新棉收购以来的短短两个月,皮棉价格却上涨幅度70%,籽棉收购价格涨幅73%。从最初的棉农种植——收购加工——棉纱生产——棉布制造,最后到下游的终极产品服装,今年棉纺行业各产品整体涨价,从棉花价格上涨节节传导开来。

  据统计,2009年棉农平均每亩棉花种植成本为1038元,通过对今年棉农种植成本的调查显示,今年每亩棉花种植成本比去年约高500元。有迹象表明,在棉花价格上涨中,棉花种植成本并不是主因。

  在国内棉花价格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点之时,美国期货棉花价格也触及到了1870年以来的最高点。关注棉花价格上涨,不难发现,在今年棉花涨价之前,我国其他农产品如绿豆、大蒜早已大显身手,尾随棉花涨价之后的是苹果涨价;而国际市场上棉花大涨之前,上涨的主要是大豆。纵观今年国内外农产品以及原料市场,涨价成为他们的共同特点。

  今年棉花收购市场上一个不同于往年的现象是,出现了很多陌生的收购面孔,而一些老的收购商却因为高风险而保持观望。这些陌生的面孔就是带着大量货币进入棉花收购市场的游资炒客。显然,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与这些游资炒客紧密相关。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外游资为了追求高收益,便将目光转向了农产品这块领地,棉花不幸被他们猎获,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之一,从而引发了国内外棉价联袂大幅上涨。

  由此可见,在寻求涨价风潮时,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全球经济大环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