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只是工具,谁都可以拿来用,大家不必恐慌。”离开百安居5年的卫哲,以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的身份出现在第12届中国连锁业会议现场。
“传统零售只会被自己淘汰,而非电子商务公司。”卫哲直言,自己的此次回归是为了给零售业“提供敌情”,而所谓“敌情”正是对传统零售冲击不小的电子商务。
事实上,传统零售业也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多元零售时代已经到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认为,不仅是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多业态组合和多元化经营就是最好的例证,产业链的延伸也使企业的利润不断趋于多元化。
包括苏宁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陈硕等众多零售企业老总,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多元化正成为零售的一个新趋势。
跻身多元领域
素来擅长在资本运作上善舞长袖的华润万家,近期又张开了“大口”,欲购广州第一品牌社区超市宏城超市,这意味着,未来华润万家在华南社区商业中将很难再找到竞争对手。
高端超市,时尚超市、便利店,珠宝首饰店,区域购物中心……华润拥有的业态和品牌达到数十个之多,多元零售格局已成型。陈硕认为,多元化其实是社会资源的巨大变迁,市场参与者和技术进步、资源重整都参与到了这个细分化过程。
与上演“从鸡蛋到原子弹”神话的巨无霸华润相似,家电巨头苏宁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孙为民表示,数十年来苏宁在人力、物力、精力上投入最大的就是多业态的店面形态创新,核心商圈旗舰店、副商圈的中心店、社区店是其目前的三种店面形态。
除了业态多元,零售商也将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
今年8月,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14.066亿元的底价,竞得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190号地块,这将被用作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用地。缘于优质物业租金成本上涨的趋势和店面选址的压力,自建店也一直是苏宁力推的发展方向。
孙为民表示,苏宁之所以发力多元零售,主要原因在于东西部和城乡两元市场的差异,而新兴的商业物业形态也使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新的城市化特征和商业物业形态促使多元零售应运而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事务近期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进军商业地产模式的零售企业已超过半数。协会秘书长裴亮描述,运作商业地产的内资零售企业有北京华联、湖南步步高、山东家家悦等,外资企业包括宜家、TESCO等。沃尔玛、家乐福虽并不明显,但沃尔玛总部设有商业地产部,家乐福在全球有500余家门店是自建门店。
“多数外资企业一直有自己开发商业地产的习惯。”裴亮认为,但将商业地产作为自己重要的商业部分还比较少,开发商业地产必须要有地产开发经验,也要懂商业经营,两者结合起来最为理想,零售商开发商业地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单一业态和营销手段已很难立足市场。郭戈平说,除电子商务和商业地产外,零售企业正通过自有品牌向工业延伸,通过农超对接向农业延伸,通过发售储值卡等向金融业延伸等。
解构“微革命”
处理好渠道之争是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卫哲认为,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和网络购物,都在逐步改变零售业的渠道模式,而零售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再造,不能将自己捆绑在所擅长的渠道,处理好内部渠道后涉足新渠道,否则难以避免相互“掐架”。
与业态、管理、战略一样,多元发展也是没有定势的。
比如曾有人预测,受制于大卖场、专业店和电子商务的竞争,百货店这种古老的业态必将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国、美国的很多百货集团,还有着很高的客户吸引度。家乐福大中华区总裁兼CEO罗国伟对此表示,任何业态都有其增长的空间,因为其有品牌核心价值,业态虽然越发趋于多元化,但品牌价值却一直会被顾客认可。
而且,“多元化的业态之间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卫哲用举例说明,宜家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强大的设计、研发以及产品全程管控能力。这也是时下零售企业最缺失的。因此,他告诫零售商说,必须从现在开始介入产品的设计,因为如果仅仅是买进卖出,零售企业最多不过是一个高效的物流公司。
“传统的物流公司再怎么与电子商务结合,也没法和新兴的电子商务竞争。但电子商务不可能介入产品上游。”卫哲认为,零售商则完全可以渗透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等全部上游环节,这也正是多元扩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传统零售商具备很多优势。如未来零售服务会更注重社交性。卫哲表示,电子商务虽有优势,但却难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社会性需求,更是难以擅长传统零售的服务细节。有人预测,未来人们会花20%的时间购物,而80%的时间都在体验环境。
此外,资本和实力也是零售企业能否介入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德勤永华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许坚真称,企业的自身实力要能够支持多元的零售模式,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借力资本抵御场市风险不失为一项好措施。
裴亮对此也深表认同。他还强调,多元化的新领域更需要发挥“人”的作用,拥有新的团队,并借力资本以抵御市场风险。因为引入资本后建立起的管理架构,决策会更严谨;而事实也表明,成为公众公司的企业能更好地抵御风险。
“多元”夺取未来?
“主业做不好,多元只是个梦想。”郭戈平提醒零售商,多元化应是围绕主业开展的多元经营,没有基础核心业务的效益,商业地产开发、自有品牌等就没有发展基础。部分零售商开展多元经营虽整体良好,但会掩盖主业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她建议其应立足零售,整合关联的业务和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华润创业总经理陈朗也着重指出,对零售业而言,无论如何多元化发展,研究好消费者才是永远的第一要务。
对于零售多元走向,苏宁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以苏宁为例,他们将渠道对接形式集中在三个方面:工程商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工程渠道;直接面向零售客户的店面创新;新兴人类购物习惯、购物方式促使在互联网上的创新。
“未来要抓住顾客及需求、自己核心能力、综合管理这三个核心。”陈硕认为,零售业每做一个业态,都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将每个业态都必须做专业,在专业的领域里做到专业化,依托规模效应再拓展到其他领域。还应重视品牌效应,从效果管理中取得最大的毛利空间。
企业的主业管理水平提高,更有助于实现差异化竞争,而作为零售行业人的因素,企业也不应怠慢。零售利润低,这就要求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严格一些,重视顾客研究及消费趋势,从而快速占领市场、扩大份额。
拣进篮子里的菜也有因互相影响而加速腐烂的可能。多元零售毕竟还处在一个创新和探索摸索的阶段,孙为民说,多元零售发展实际上是以商品为核心的自主采购的延伸,从商品功能、款式甚至到定价都有所参与,加强一体化渗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临近,“经济战略化”调整成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商务部商贸司副司长王选庆认为,这是连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机遇虽然存在,但向多元化进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零售商将如何跨越荆棘?谁也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