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1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价太“疯狂” 市场需谨慎


  自今年棉花收购以来,棉花价格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据统计,11月9日国内棉花价格指数上涨到3万元/吨以上。浙商游资的进入、棉花上市时间推迟、国内棉花需求缺口继续扩大、国际棉价见势上窜……都是国内棉花价格飙升的推手。为此,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以通知或行业信息等方式,就收购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出要求,发出警示。

  发改委等七部门要求:做好新棉收购 加强棉花运输调度

  目前,新棉收购工作全面展开。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做好当前新棉购销工作,维护棉花市场秩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铁道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七部门,在今年的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再次发出规范棉花收购市场的通知。通知要求,铁路部门要加强棉花运输调度。

  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管理。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防止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张。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无照和超范围收购棉花的行为。产棉区地方政府在近期要组织开展对社会游资租厂或委托收购加工棉花情况的排查,对不符合消防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不履行质量义务的企业,以及以挂靠、联营等名义为没有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从事棉花收购加工活动提供便利、从中牟利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加强对农村棉花经纪人的管理,规范经纪人行为,制止和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地方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棉花市场价格动态,加强市场巡查,发现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对于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行为,有关部门要予以严厉查处。

  强化棉花质量监督。各级棉花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棉花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重点打击收购加工超水分棉花、混等混级收购、不排除异性纤维、质量与标识不符等质量违法行为。要继续保持棉花打假高压态势,对曾经发生过质量违法问题的地区和企业进行重点监控,防止棉花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反弹。要设立棉花质量问题举报电话、信箱,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产棉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棉花加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做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工作。通知表示,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棉花信贷工作安排;要妥善安排资金计划,合理布局收购网点,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信用好、有销路、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优质企业收购棉花的要加大支持力度;要严格执行棉花收购贷款政策,以销定贷,把握好贷款投放的节奏和进度,指导企业快收购、快加工、快销售、快回笼,防范资金风险。产棉区地方政府要认真制定收购资金供应预案,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为新棉收购提供金融服务,避免出现收购资金供应空白点和“打白条”问题。

  加强棉花运输调度。通知强调,铁路部门要统筹考虑新年度棉花运输条件和特点,妥善安排棉花出疆运力。棉花协会、棉纺协会和新疆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收集棉花发运企业重点运输需求,及时向铁路部门反馈。铁路部门要对棉花运输实行重点倾斜,为棉花销售和移库提供有利运力支撑。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监管,积极配合做好新疆贷款企业棉花移库工作。

  发挥大型企业的引导作用。产棉区政府要对辖区内大型棉花经营企业加强指导和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大型企业要树立大局意识,带头维护棉花流通秩序,带头稳定棉花市场价格。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和当地政府的部署,指导本系统棉花企业理性经营,确保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积极发挥稳定市场的引导作用。 

  切实抓好棉花生产。今年由于气候原因,新棉上市比常年推迟一些。通知要求,各地要引导棉农加快采摘进度,出现灾害性天气的棉区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损失。产棉区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棉农努力做到棉花分摘、分晒、分存、分售,防止混等混级和异形纤维混入。要谋划好明年棉花生产,因地制宜提出生产指导意见,利用冬闲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棉种质量抽查和监管力度,做好种子需求调剂工作,确保棉花用种数量充足、质量可靠。

  加强信息引导。目前棉价异常上涨蕴含较大的市场风险。产棉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涉棉各方的风险意识,引导棉农克服惜售心理,到有加工资质、信誉好、付款能力强的企业交售棉花;引导棉花企业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收购后快加工快销售,避免盲目抬价抢购和囤积惜售。棉花协会和棉纺织行业协会要加强信息服务,引导企业不要参与投机炒作,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加强对棉花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棉花市场和收购形势非常复杂。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组织调查组到产棉区巡查,对因工作不力出现市场秩序混乱和严重市场质量违法案件的地区,将予以通报批评。产棉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棉花购销工作的指导,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好棉花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保持棉花市场基本稳定。产棉区省级发展改革委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市场巡查,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


  行业预警 中国棉花协会提醒:进口企业需防范合同风险

  本报讯 新棉上市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棉花价格均快速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10月27日中国棉花进口指数达152.47美分/磅,比今年初的82.18美分/磅上涨70.29美分/磅,增幅达85.5%。这导致我国企业进口棉履约风险加大,为此,中国棉花协会提醒进口企业要注意防范合同风险,按有效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棉价大幅飙升的形势下,国内企业进口棉履约风险加大。据部分会员企业反映,前期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价格多在80-90美分。由于棉价节节上涨,有的外商提出按原定价格履约困难,个别的甚至单方提出毁约要求。

  中国棉花协会是CICCA 的成员国,同其他国际棉业组织一道,以维护国际棉花贸易秩序为己任。中国棉花协会认为,无论价格暴涨还是暴跌,业内企业均应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协会提醒会员企业:一是保持与进口商的沟通,立足于维护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促进合同履行;二是及时向中国棉花协会反映情况,通过中棉协与主产国棉花组织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通过有效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必要时要提起诉讼或仲裁,协会将提供必要的法律、仲裁咨询服务。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行业警示制度试行办法》有关规定,对在棉花进口贸易中存在不良行为且经核实确认的棉花进口商,协会可将其列入行业警示目录(即“黑名单”),通报国际棉业组织,号召全行业进行抵制。

  市场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1日-10日,籽棉收购价格小幅上涨,为6.98元/公斤,较8月下旬上涨0.07元。 

  十一期间,全国籽棉收购价格快速上升,十一过后,均在10元/公斤以上。

  11月9日,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对籽棉收购价的统计,全国标准级籽棉收购价在13元/公斤以上。

  棉花的“疯狂”还表现在皮棉市场上,10月份短短一个月,皮棉价格更是从22684元/吨上涨到11月1日的27066元/吨,月内涨幅超过20%,同比去年涨幅更是达到了93%。如今棉花价格的上涨还在继续,并每天都在刷新前一天的历史记录。据统计,11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30861元/吨。

  国内标准级籽棉价格收购初期不足7元/公斤,十一后集中上市时均上涨到10元/公斤以上,截至目前为13元/公斤以上。籽棉收购价格一路“飙”来,不仅让很多棉花收购企业心生畏惧,更加重了棉农的惜售心理。而籽棉收购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推动了皮棉价格的大幅上扬,两者相辅相成。

  许多游资进入棉花市场,成为今年棉花收购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而棉花收购市场上的很多新面孔,也加重对棉花资源的争夺和紧缺性的炒作。

  原因分析

  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产量预期较2009年持平,而棉花消费需求却大幅提高,国际棉花市场资源虽然能够从整体上满足国际用棉需求,但对于我国这个用棉大国来说,短时间内远水难解近渴。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导致国内外棉花价格不断上升。今年小麦等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刺激了棉花收购价格的上涨。

  剔除游资炒作,新棉上市时间推迟导致阶段性资源紧张和棉花减产比预期量大,直接推动今年棉花价格上涨。10月底全国尚有20%的籽棉在棉田,北疆和华北10月天气相对好转,手采和机采棉并举进度加快。长江中游10月阴雨天气多,吐絮不畅,收获极为困难。南疆因晚熟和劳动力紧张,采收进度不足70%,预计延后到11月底。据种棉所调查显示,今年铃重减轻一成多,衣分下降3-5个百分点,轧花厂出现34%-35%的新花衣分为近年少见。加上烂铃增加,上部成铃减少,减产幅度比预期加大,许多产区减产超过100斤/亩,减幅两成。全国籽棉单产220公斤/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