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历历在目。十多年前的无数个夜晚,橘黄色的灯光下,父亲和我同看一张报,共论供销合作社。父亲对供销合作事业的热爱和期盼化作涓涓暖流,涤荡着我的心田。一张《中华合作时报》承载着我和父亲的喜怒哀乐。
父亲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工龄的“老供销”,加上家里姊妹都在供销合作社上班,我与供销合作社一开始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经历造就了父亲刚正、大度的品格,这种品格直接影响了我。不论是物资紧缺的艰苦岁月,还是改革伊始的大购大销,父亲永远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常在河边站,永远不湿脚”,父亲率先垂范,然后才教导我们。记得我上学期间,在供销合作社的大院里,所有见到父亲的人都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
我调到县供销合作社上班时,父亲已经退休在家。时逢《中华合作时报》创刊不久,每当看到江苏、浙江等地供销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经营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时,父亲就陷入沉思中……由于当时的体制加人为等因素,当地供销合作社举步维艰,经营一片惨淡。以至后来,耄耋之年的老父几百块退休金也断了线。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中华合作时报》在第一时间派出得力记者调查采访,在头版头条连续5期予以报道。一时间,当地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们相信,历史不会忘记。
15年了,让我们欣喜的是,《中华合作时报》已经成长为守望供销合作事业的一座灯塔,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今夜,思绪又回到十多年前的那些夜晚,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我与父亲共看一张报纸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