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日结”见成效
为提升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从9月份在全矿推行了安全管理日清日结制度,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该矿建立了机关管理人员、区队队干、班组长、职工每日、每班安全履职考核制度,推行了以安全行为规范(即标准化、安全、准时、清洁、素养、目标)为基准,以“一栏”(公开栏)、“一板”(现场管理看板)为载体的“日清日结”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管理人员安全履职、隐患处理、揭“三违”、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等所有能量化的指标全部量化,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每天日调会对管理人员、区队队干进行安全履职考核,每班对班组长、职工安全履职进行考核。同时,将管理人员每日、员工每班考核得分全部通过公开栏公开,并实行“日清日结”,以便每个员工每天都能清楚地看到个人努力程度、工作数量和质量,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
该办法实行以来,共有328名管理人员因安全履职、56名员工因违反行为规范被扣分并计入绩效考核成绩,罚款金额达9000多元。
(何永兴)
点评:“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要达到这个目标并非很容易。所谓“日清日结”,其实就是不让问题过夜,不让隐患遗留,给事故没有可趁之机。
“三与法”锻造“标杆班组”
曾经是的“不入流”班组,如今却名气很大,连续多年“三违”减少、轻伤率下降和产量攀升,2009年荣获安徽淮北矿业班组最高荣誉——“标杆班组”,班长也获得了淮北矿业“劳动模范”称号。这个班组就是淮北矿业袁庄矿采煤一区一班。
何以产生如此的变化?日前,当笔者来到该班组采访时,班长杨勇道出其中缘由——该班组有55名职工,职工年龄结构为老、中、青,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改变现状,甩掉“二流班组”的帽子?该班组通过实施“三与法”人人结对子提技能法,此法大大提高了班组职工整体素质。
“老与青”互补法:老工人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匮乏,思维敏捷不如“80后”和“90后”青工,学习兴趣甚少,而青工理论知识相对老工人略高一筹,但在实践操作技能上与老工人相差甚远。二者互补可实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双赢。
“中与青”传授法:占该班组五分之二的“70后”职工是安全生产骨干。他们既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铺垫,每名青工与“70后”手把手结对子传技能,效果自然明显。
“青与青”促进法: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80后”、“90后”青工,学得快、记得牢。“咱们将青工与青工结成一对一的学习对子,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互促进,形成你追我干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业务技能。”班长杨勇这样说。
(陈贤云 李红州)
点评:“三与法”说简单点其实就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个人的长处,互相促进,必然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模拟测试提升水平
“6KV桃大盘电源故障,先拉开桃大盘及各分盘开关刀闸,送备用电源,一次恢复各分盘送电。”10月20日,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电力公司变配电工区大封降压站值班员于海涛简单概述事故经过,并与值班员刘健健相互配合,将现场情况一一电话汇报了调度室和工区值班领导,然后按照调度指令逐一进行了恢复送电的操作。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值班员反应果断冷静。
不要以为这是一次突发事故,其实这是一场模拟演习,旨在考核电器值班员的应急能力。
为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提升职工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加快送电速度,变配电工区根据公司“每月一次大练兵”的要求,本着“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分晴天雨天”的原则,于10月20日在大封降压站突击开展了此次模拟测试,临时打电话把该站全体12名职工召集到一起,每两人一组,共分成六个小组,采取现场随机抽题的方式,对试题内容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通过操作模拟盘、打电话汇报等形式,完成考核,由调度主任吕成员、工区值班领导及其他技术人员监督、评判,一一亮分、汇总,做出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排出名次,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
(侯秀峰)
点评:模拟测试不仅能考察相关知识,还能训练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所以希望这样的突击模拟测试不是“蜻蜓点水”,而是经常性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