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如师亦如友

杨军

  一提起《中华合作时报》,心底的情愫就如温暖的水波一样荡漾开来。《中华合作时报》于我而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与我亲密相伴的好朋友。《中华合作时报》是一杯浓醇的酒,醉口也醉心;《中华合作时报》是壶淡雅的茶,清心又提神。

  记得初识《中华合作时报》是在云南省的图书馆,在林林总总的报纸之中,我随手拿起《中华合作时报》轻轻一翻,就被报纸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一份报纸,居然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经济新闻周刊”、“农资专刊”、“农村大市场周刊”、“今日专刊”、“棉麻专刊”和“茶周刊”等等。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科普工作的科普工作者,那一刻,我就明白,我一直想寻找的老师就是这份报纸了。《中华合作时报》的定位是“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传递国内外重要农副产品及与农村经济有关的市场信息,探讨研究合作经济理论,努力促进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而我所从事的农村科普工作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管理工作,不正是需要不断地补充这些新知识吗?果然,从这份报纸上,我可以及时学到国家最新关于“三农”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到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最新动向、经验、做法等。品尝一道道“知识的大餐”,汲取这些丰富“营养”,我把他们付诸实际工作,工作起来就如虎添翼了。

  当我们开着科普大篷车千里边疆行时,我们宣传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科普知识,深深吸引了边疆各族群众的目光,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我们的工作为提升群众的科学素质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规范协会管理的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技协发展为合作社,鼓励农技协与合作社精诚合作服务“三农”,鼓励在同一个农技协下成立多个合作社,使全省的农技协发展呈现出健康、和谐的局面,为提高农民的合作化水平作出了应有贡献。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可以说,《中华合作时报》就像一个源源不断的“充电器”,不停地为我补充新知识,让我开展起工作来轻松自如,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因为平日爱茶,《中华合作时报》的《茶周刊》,就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在读着一期期飘满茶香报纸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用茶道、茶德来提升自己精神的修养。在细心从《茶周刊》中学习茶知识的同时,我也常常把喝茶的感悟写成文章寄给《茶周刊》,一是吐露心得,二是与茶友交流。数年下来,从1版的“坊间茶语”到3版的“品茶论道”,居然也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在《茶周刊》茶香的泽润下,工作生活浮躁时,我学会让自己静下来;与人相交时,我学会用茶的“和静清廉”来约束自己;待人接物时,我学会感恩、谦逊,个人修养提高了,同时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

  《中华合作时报》是我永远尊敬的老师,永远相伴的好友,我要真心谢谢她!

  (作者单位:云南省科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