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2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在汶上县召开了“全省大田作物服务创新暨基层社启动现场会”,向全省介绍、推广汶上县社创新大田作物服务发展模式。
今年3月,汶上县供销合作社组建了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由基层社组织成立农田作业服务队,承担对粮食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服务,建设功能完善的农业经营企业。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农民有钱赚、供销社有事干”,还开拓性地启动了基层社破题之路。
入秋以来,县社积极牵头,与乡镇政府、基层社、村委会、企业集团共同组织、全面实施土地托管工作,以合同形式把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目前,县社已投资150多万元购置了播种、浇灌、施肥、喷药、收割等大中小型农机具,并吸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组建了农机合作社,依托8个基层社分别成立了土地托管服务队,为社员实施统一耕地、喷药、施肥、灌溉和收割等全程服务。与此同时,县社以帮助面粉企业代收、代储小麦、玉米为切入点建起了“粮食银行”,农民交售粮食可以从供销合作社直接领取结算现金,也可以领取粮食代存卡,凭代存卡到供销合作社日用品或农资超市以优惠3%—5%的价格购买商品。
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一是为供销合作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业务得以恢复。越来越多的农民找到供销合作社要求加入土地托管,由此直接带动了供销合作社的农资经营,不到1个月的时间实现农资直供共计3280吨。二是为社有食品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去年县社注杨店供销合作社职工开办的馒头作坊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联创食品有限公司,日加工1.5万斤面粉的“绿叶”牌馒头供不应求,成为济宁、泰安地区的知名品牌。在粮食合作社小麦生产基地的支撑下,联创公司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日加工面粉能力4.5万斤,年销售收入可突破2000万元,利润可达300万元。三是拓展了与大企业的合作发展空间。汶上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粮食生产建设产业链的做法,引起了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关注,并积极寻求与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利生集团是国内最优秀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他们将流转的5000亩基地全部交给县社托管,实施标准化种植,并委托县社按每斤高于市场价格3分钱代收、代储小麦、玉米,同时以优惠价格为联创食品公司供应馒头加工专用面粉;济宁明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供销合作社企业闲置的厂房和土地,投资7000多万元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并委托县社组织中药材生产,目前已建立了5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鲁西南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济宁爱丝制衣有限公司以粮食合作社为依托,拿出专项资金为企业的农民工购买土地托管服务,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