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里的土家族招待客人有一样必不可少的宝贝--茶。无论在寒冬,还是在炎夏,无论你是专门造访的来宾,还是路过的旅人或“背脚”的乡亲(背夫),只要你来到家里坐下,都有一杯绿茶冒着热气,被恭敬地“塞”到你手上,然后烫烫地进入你的喉咙,温暖你的身体,消除你的疲劳;如果你在这家用过饭,也会有一杯热茶“塞”到你手中,让你漱口;在团团香气的滋润中,你与主人谈事情,拉家常,说知心话,营造出一片浓浓的恬静和谐的氛围。
农村的土家人到离家较远的地里劳作时,往往带上一壶绿茶,放在田埂上或是树荫下。每当挖一会儿田,薅一会儿草,或采一会儿茶,汗珠子大颗大颗埋到土里后,就喝下一杯或数杯茶,将体内失去的水分补上。在地里劳累一整天后,回到家,也要泡上一壶热茶,你一杯,我一杯,或浓或淡,或狂饮或细呷,用各自理解生活的方式,品尝其中的苦涩与甘甜。
城里的土家人十有八九,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在上班间隙或出差途中,即使开会时,也要带上茶杯,时不时来一口,或补充体内水分,或消除疲累,或帮助思索。
2
我出生在有“楚天名茶第一乡”之称的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当地山高水奇,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一条清澈的泗洋河及其众多的支流小溪,四季分明,光照也充足。这里年年出好茶,正如当地民歌所唱“高山顶上一蔸茶,年年摘来年年发”。解放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茶人便扎根于此,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兴建了一片片翠绿的现代化茶园,给当地的土家人带来了幸福生活的保证。
儿时,每到春夏,家乡成群的土家人披着霞光进园采茶时,满山翠绿丛中就会响起阵阵山歌:“我爱嘛采花山啰衣,九里十八湾湾啰喂……”歌声嘹亮高亢,让群峰反弹出阵阵回音。有一年春天,这个茶乡更是组织了一个规模盛大的歌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了整整三天茶歌,淋漓尽致地表达喜悦之情,表达对天地赐予茶叶这样好东西的深深感恩。我上小学时,春夏课余走进集体茶园,帮大人采茶,常常沉浸在那一片歌海中。我中学、大专要在校寄读,就只能暑假期间回乡帮大人采茶了。这时农村家庭早已是单干,每家每户的采茶人都分散在山岭的凹凹凸凸间,只时不时地响起一些零星的歌声,再不复往年你唱我和的热闹。
3
农村的土家人极少把好茶留给自己饮用。他们自己饮用的往往是“捡蔸茶”,即夏茶经采摘数次后的最末一茬,已没有茶芽,只有叶。制作也很简单,仅在铁锅里爆炒一阵,完成“杀青”,揉一揉,冷却后即可冲泡。因大小极不均匀,故很不“受看”,但香喷喷的很“好喝”。不过,他们也喝一种好茶--秋茶,既有嫩叶,又有细芽,味甜。他们用民谣总结道“头茶淡,二茶涩,三茶好喝无人折”。“头茶”即春茶,“二茶”即夏茶,“三茶”自然是指秋茶,因秋茶要为来年多发春茶打基础,不能随便采摘,故“无人折”。
至于三种茶的味道有淡、有苦、有甜的原因,农村的土家人不知道。后来,我从土家学堂考上大专,学了特产专业,主攻了茶叶课才明白:三季茶相比而言,春茶中的氨基酸要比夏茶和秋茶多些,茶质最好,味道却淡;夏茶中的咖啡碱比另两季茶中的多些,泡出来最酽;秋茶中含糖相对多些,自然略甜了。
相对于土家茶农、园艺师、经销商、“喝茶者”而言,土家文人对茶在精神层面上的期许要更具象一些。明朝著名土家诗人田九龄《茶墅》诗云:“霞外独尝忘世味,丛中深构避喧亭。旗枪布处枝枝翠,雀舌含时叶叶青。”
就算我这个不能作为标准文人的所谓作家、诗人,此生所作的第一首新诗,居然是16岁时吟出的《茶之精神》:“在宽阔的山野上,茶树飘香;大叔,大娘,小伙子,大姑娘,口中唱着春光,手里采茶忙,热情胜过红太阳。与过去比一比,现在的茶农欢天喜地,茶叶却一如过去的茶农,被采,被辗,没有怨言,没有惆怅,自己尝尽苦涩,留给他人的却是清香。”
前些年,大城市里一些茶客却因不识土家人的好茶而闹了笑话。武汉的一个市民高价购得一包出产于五峰土家山寨的明前采花毛尖茶,拆开一看,发现茶芽上有许多白毛,以为“长霉了”,遂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协会工作人员也不清楚,请教了茶叶专家,才知那不是霉,而是富含氨基酸的白毫,是茶叶中最有营养、最值钱的部分;所谓“毛尖”,自然是“毛”越多越好。土家茶农听说了这事,没有责怪不信任他们的消费者,只是觉得有趣;土家茶商听说了这事,深感自己的宣传工作“不到家”。
千百年来,山里的土家人在努力让“绿米粒”、“红花朵”一样的土家香茶钻入世人眼中、鼻中、口中的同时,总想让碧玉汤、红玉汤一样的土家茶文化滋润世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