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疑难:我在重庆一家超市采购部工作,对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不是很熟悉。面对着各部门的销售额、毛利、销售构成比、日平均销售额以及日销售额等各项数据指标,如何能在这些繁琐的数据中,合理地得出对门店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措施和办法呢?
行家:资深零售人 谢凌鸿
良策:报表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每日的销售额在本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看出一周中最忙的时间段在哪几天,这样有助于安排门店员工的工作与休息,但是也须在分析报表的同时,注意特殊的日子,如节假日、突发性的集团购买等。
从毛利率可以看出门店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门毛利率的高低。现在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10至12%,超市的毛利率在15至18%,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20%左右。
从各部门的贡献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为:文具、塑料五金、针织品、小食品、曰化、烟酒、肉食、副食品、粮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调整单品价位和普通商品与利润商品的结构,促使其在综合毛利贡献率上减少差距。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部门应加大要货的力度,对于贡献毛利率较低的商品部门应加大调整力度。
根据报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毛利率。如果一周的毛利率低于预计水平,就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例如:一周的整体毛利率为17%,低于预计毛利率18%,而其中小食品的销售构成为28.71%,但是毛利率为18.5%,为了提高总体毛利率,就可以增加小食品的品种和数量及展示的排面,以促进销售。
根据门店情况设定目标及比率,以决定商品的库存。各部门商品的库存是否适当,库存是否能有效发挥效率等,这种商品成绩判定的指标我们谓之交叉比率。商品的交叉比率越高,就表示越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