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8时许,川气东送湖北省潜江浩口镇西河村段一处阀室阀门发生泄漏。接警后,潜江市迅速组建了由市政府应急办、市公安、市安监、浩口镇政府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应急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在事发地2公里外设置了警戒线,并紧急将群众向上风方向疏散。1个小时内,泄漏点附近4个组的691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10月3日晚9点半左右,福建省泉州市区刺桐路与东湖街交叉路口一桥面下天然气管道泄漏起火,危急时刻,泉州市消防支队迅速启动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调集特勤一、二中队、丰泽一中队10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对险情进行了科学有效地处置,避免一起更大灾害事故发生。
10月9日下午5时左右,江西省新余前卫化工有限公司顺酐储槽发生顺丁烯二酸酐泄漏,该物质是有机酸,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弱酸性。接到事故报告后,新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处置,同时,市政府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于现场紧急处置及时,顺丁烯二酸酐很快停止泄漏,也未发生人员伤亡。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危险品生产及储存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很大的挑战——“7·16”中石油大连管道爆炸事故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因此,提高化工园区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完善、科学、可控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提高化工园区的整体事故预防水平就成为当务之急。然而,虽然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说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专业从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软件研发的公司和单位寥寥无几,相关的规范还有待完善。9月26日至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嘉兴市、杭州市开展调研督导时再次要求将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预警预报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为下一步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