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产茶有了2300年以上的历史,信阳毛尖有了近百年的荣誉。
信阳毛尖诞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信阳人:信阳茶园的产值低下。
与安溪铁观音相比,信阳毛尖单位产值、总产值、产业规模都比较低,造成“三低”的主要原因是信阳毛尖单位产量不高,当然也有信阳毛尖单价不高的原因(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信阳毛尖只在每年的清明前后采摘和生产一季,因为用春尾、夏季和秋季的茶叶鲜叶制作的信阳毛尖口味苦涩,所以春尾、夏季和秋季的茶叶鲜叶都被茶农放弃了。至多在白露前后有少量的采摘和生产,称为“白露茶”。又因为信阳有着“秋茶好喝舍不得”的传统,所以“白露茶”的产量极其有限。其实,信阳毛尖的“白露茶”也远不及信阳毛尖的“春茶”好喝。
而安溪铁观音每年从春天到秋天,可以采摘5次之多!并且其秋茶的品质更佳。
怎样把信阳的春尾、夏季和秋季的茶叶鲜叶利用起来,从而提高信阳茶资源利用率、提高茶园的单位产量,增加茶农的收入?
信阳人长期在思考,信阳茶农也零星地做了许多尝试,但中国农民“自发闹革命”从来都是不会成功的。
2009年的岁末,河南来了一位爱茶、懂茶的省委书记卢展工,他出生在茶区且在茶区做过多年父母官,又在产茶大省福建当过省长、省委书记,卢展工第一次考察信阳的时候,针对信阳茶资源的问题,建议信阳利用夏、秋茶开发红茶。这个建议也许与近几年红茶在市场上的流行有关吧。
于是,在信阳市委和市政府的主导之下,信阳的各级政府、各个茶企和广大茶农都积极响应,信阳的“红茶战略”全面启动。
信阳的浉河区政府注册了“信阳红”商标。
但是,中国人喝茶历来讲究茶的“名分”,“信阳红”何许茶也?“信阳红”来自何方??也就是说,信阳红茶打出了“信阳红”的旗帜,走的是“名优茶”的道路,但又先天不足。
那么,要打响“信阳红”这一公共品牌,必须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
可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信阳毛尖”在近几年逐显没落之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忧虑,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信阳毛尖”的宣传、推广不够,或则说是公共资源的投入不够。
信阳人都在想、都在问:如果公共资源大量投向了“信阳红”,“信阳毛尖”怎么办?
信阳市实施“红茶战略”的意图是做加法:为茶农增收、为企业增效、为茶产业增规模。
信阳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信阳红”红不起来,而“信阳毛尖”加速没落的局面?!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信阳毛尖+信阳红=?”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