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风景里的莫高窟

韩新平

  七月,酷暑弥漫。

  我们一行二十多位同事从兰州站出发了。火车咣当咣当地响了起来,大家心里都怀着一种莫名的激动,莫高窟,毕竟是大家魂牵梦系的地方。

  翌日,天刚蒙蒙亮,我就从颠簸的睡眠里挣脱出来。坐在硬卧的边座上,从车窗向外看去,满眼都是沙黄,稀疏的骆驼草点缀其间,给大漠戈壁增添了几许生动。看着这单调的风景,听着列车铿锵的节奏声,我的思绪里却映现出了大漠阳关、嘉峪古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和鼓角争鸣的历史时空……

  火车喘着粗气停下了,车到敦煌站。

  走出车站,我在车站广场翘首回望,看到高大的古式城门高高耸起,蓝色门楣上名家手书着“敦煌”两个金色大字。这是座现代仿古建筑,它虽然缺少斑驳和穿越历史的陈旧,但它也融入了敦煌昨天和今天文明元素,它承载起了让现代人与古老敦煌衔接的重任。

  从敦煌市出发,向东南行进25公里,就是莫高窟了。莫高窟已经盛名在外,我们乘大巴前往,路上看到车流不断。莽莽苍苍、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也因了莫高窟才变得人影憧憧,每年都有上百万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我对莫高窟的了解也有些年头了。倒不曾来实地拜谒过,影影绰绰记得是在上学学历史课时学到的。后来又看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对莫高窟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九十年代中期,余先生的散文很风靡,作为一个文学青年,对先生的作品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一篇文字都要逐字逐句去阅读、去品味。特别是先生写得《道士塔》中,写王道士恭送外国车队运走经卷的句子我至今依然记得清晰:“……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讳代诺)、贝大人(讳希和)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余先生的那些文字是静美的,但是我分明感到了一个中国文人的屈辱、无奈、悲哀和痛心。

  来到莫高窟,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独特的道士塔。

  塔为土塔,方形砖包塔基,主题为一座宝瓶,土坯砌成,外有草泥防护,塔刹为三级葫芦形,烧制而成。墓塔坐北面南,正面镶一木制墓志铭。该墓志为木刻阴刻,碑首中间篆刻“功垂百世”四个大字,两边各刻一条盘龙,文字四周一圈回文图案。仔细阅读,才知道是王圆箓道士的墓塔。王道士是莫高窟的罪人,这座1931年建造的墓塔,在这里是一道刺眼的风景。但作为文物,墓塔的存在,警示我们不要忘记那场文化劫难之痛。接连,又看到数座土塔。当地朋友告诉我说,这些土塔是莫高窟历代僧人所建,有高僧舍利塔,有给养功德塔,也有道士塔,一些土塔早已为漠风摧坏,处处可见土塔的遗迹;更多的土塔早已被岁月湮没,消亡在时间的隧道里。

  继续前行,篷天大树中,一座巍峨的门楼映入眼帘。门楼的门楣上书写着“石室宝藏”四个遒劲飘逸大字。穿越长长的甬道和林带,只见鸣沙山南北铺陈在眼前,九层楼端坐在鸣沙山中央。这座依崖而建的九层楼,据资料记载,建于晚唐,1935年重修而成。尽管楼体工艺粗糙,但攒尖高耸,槽牙错落,铁马丁冬,却成了莫高窟标志性建筑。站在直插入云端的九层楼前,左右环顾,看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窑窟布满陡立的崖体,窑外窑檐、栈道镶在崖上,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方式。女导游告诉我们,南窑区全长1600多米,现存窑窟462个,窑内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唐宋木构窑檐5座。这些经历了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朝代的窑窟,不知寄托了多少佛家信念和情思,熬尽了多少匠人的心血和生命。从乐僔和尚第一次在这里开凿,那开凿山体的锤斧敲击声,时轻时重、时急时缓、时紧时慢,在鸣沙山回响了千余年,敲出了莫高窟的文明奇迹。

  行走在一个又一个窑窟里,聆听着导游女士娓娓动听的讲解,我陶醉其间。中心佛坛窑、大像窑、涅槃窑等窑窟,石窑里都是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和窑顶均是彩绘壁画,佛像造型栩栩如生,彩绘更是达到艺术巅峰,所有这些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净土变、弥勒经变、伎乐飞天、山水画等壁画,鲜活的场景,缤纷的色彩,美轮美奂的构图,历代的丹青高手在这里展开了无声的较量,不同时代的绘画艺术在这里汇融。我目不转睛地吸吮着这些艺术养料,饕餮着历史的艺术盛宴。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藏经洞参观也就要结束了。我问导游,为什么叫莫高窟?导游说:“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古代敦煌地名中有‘莫高乡’,鸣沙山称作‘漠高山’,莫高窟是由‘莫高乡’和‘漠高山’演变而来的;二是莫高窟修建在鸣沙山的崖壁上,鸣沙山比周围的地形高,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字在古汉语中相通,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所以叫‘莫高窟’;三是在莫高窟开窑最早的乐僔和尚,道行高超,身边的和尚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故为纪念创窑人而称‘莫高窟’。”我说:“连一个名字都解释的天花乱坠,不愧是飞天身边的人。”竟逗得导游掩嘴而笑。

  作为一个过客,我看到了莫高窟被风侵蚀了的岁月,感受到了莫高窟曾经的喧嚣和辉煌。然而,我和很多人一样,没有更多地读懂莫高窟,她的包容、她的博大、她的丰富,就连在这里生活了一生的专家学者,也只能知之少数,很多疑惑被谜一样怀揣在他们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但是,无论如何,莫高窟作为中华民族一道厚重的文化风景,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感到深深的自豪。

  莫高窟是历史文化的显现,更是华夏民族的一种文明记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