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SPAR们”的挑战

啸 尘

      加上华冠,SPAR在中国已有7家会员,门店遍及9个省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6年时间发展7家会员,并不是一个骄人的业绩。同样,尽管IGA在会员数量上要超过SPAR,却也并没有让会员企业收获到预期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零售商青睐自愿连锁,更多是看中了联合采购可以降低成本。

  的确,自愿连锁组织的一大功能便是联采,SPAR目前在中国也有数十个一线品牌能全国联采,会员采购这些品牌的成本普遍能下降3%至4%。但对于动辄上万种商品的大卖场来说,几十个品牌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而自有品牌对会员的吸引力目前就更加微弱。因此,在中国,国际自愿连锁组织往往会有更多的例外。如IGA或SPAR,通常的惯例是在一个省只选择一家企业作为总代,但IGA在河北就分别吸纳了好日子和惠友超市,在河南也允许四方联采四家企业整体加入。而SPAR现在也开始尝试多种加盟方式。SPAR中国首席代表张智强表示,加盟是敞开式的。如在北京,除了华冠外,也欢迎其他中小零售商和个体加盟者,至于加盟的具体方式,也并不一定非得在华冠的授权下才能加盟,SPAR中国和大家可以一块商量、探讨。

  这使得外界更有些雾里看花,究竟是怎样的选择标准?各地会员利益如何保障?

  除了这些,不菲的会费也让零售商望而却步。IGA的标准是,年费为大店40美元、小店20美元;而SPAR因为对零售商限制更多、要求更严,费用也更高,每年会费为6万欧元。此外,各个会员还将分摊SPAR中国公司的运营费用,每年也在数十万元——这对中小企业是个不小的负担。但一些有实力的零售商也能接受,因为如果一个SPAR门店的业绩比其现有门店增长20%,就足够支付这部分费用。

  更重要的是,自愿连锁这种松散型的联盟难以保持会员的永久性。SPAR会员河南思达,在被正道花园百货收购后就迅速宣布退出SPAR。遗憾的是,这样的现象很难避免。张智强也坦承,未来也不排除个别会员在上市或者遭遇并购后退出SPAR。

  但像SPAR这样的组织有其存在的空间和价值。事实上,零售商应改变以往观念上的误解,自愿连锁组织并不只是联合采购。其最核心的要素是,在一个国家的市场上,有很大一批同样品牌、形象、商品、价格的门店,会员企业间有大量的深度合作,但各自的产权是独立的。他们之间的联合将使得企业更有竞争力、影响力,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就如张智强所言,自愿连锁在中国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它大发展的时候远未到来。

  没有人怀疑自愿连锁的未来。只是,自愿连锁何时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根基?大发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到来?已顺利踏入北京的SPAR能给我们一个答案吗?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