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乃至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关系到我国整个“三农”经济的健康运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必须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量化和控制,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科学的管理保障体系。
贷款风险的特征
综合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实践,其贷款风险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贷款风险的客观性。首先,其贷款风险源自于借款人的社会信用。信用度高,其风险程度则相对较小;反之则大。其次,其贷款风险源自于借款人所处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然后,其贷款风险源自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最后,其贷款风险源自于借款人技术的先进程度与创新能力和贷款风险源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贷款风险的可变性。从贷款的营销过程看,自农信社贷款的发放到贷款的收回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间隔期间,在这个间隔期间,社会政治、经济政策、人文自然环境、借款人技术装备、生产管理能力、市场供求关系等等,都可能发生一些微妙的甚至是较大的变化,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构成了贷款风险的变量。在这些变量的作用下,贷款风险既有可能弱化,也有可能强化。
贷款风险的可识性。既然贷款风险无所不在,那么,必然有其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有其表现形式和特征。而这些条件和表现形式又为我们识别贷款风险提供了依据。
贷款风险的可控性。尽管贷款风险具有客观性、可变性,但它仍带有规律性,并且也是能够被人们认知和控制的。诸如信用度差的、资金实力不足的、技术装备落后的、经营管理能力低的借款人,其贷款风险程度必然大;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条件恶劣的地方,其农户的贷款风险度就大;贷款营销人员素质、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其贷款风险度的大小高度相关。
贷款风险的双重性。贷款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贷款风险具有消极性和积极性的双重功能。贷款风险可能给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资产造成经济损失,从而削弱其经营实力,降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风险和效益是同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承受贷款高风险,也就有可能带来高效益、高回报。
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制度,加强跟踪监管。针对农村信用社所辖范围面广人杂,对贷款户信息资料不全的缺陷,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家庭收入和信用度等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建档。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循序渐进、便于操作的信贷收放的方案。同时,为有效地化解贷款风险,搞好跟踪监督是保证信贷资金及时合理运用的重要步骤。
实行信贷限额审批小组制度,避免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在信用社内部成立贷款审批小组,审贷分离,将信贷责任落实到每个审批小组成员身上,施行贷款责任终身制,将审批权与风险权挂钩,强化成员和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对大额信贷发放,可采取对上负责制,即同上一级领导机构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的责任和奖惩办法,对大额信贷审批,审批小组采用一票否决制。至于规模大小等级的划分,则视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贷款风险金制度,就是在大额贷款的农户或企业的账户上按贷款数额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风险资金,以便在贷款不能收回时作抵偿。
摒弃守旧观念,积极开拓市场,培植新的贷款收入增长点。在继续支持小额农户贷款的同时,农信社应对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个私大户、专业大户等龙头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千万家,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更是农信社贷款收入的“主阵地”。做好这一块工作,对农信社今后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内在的抗风险能力有战略性意义。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法规制度的学习,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道德水平,通过岗位技能训练和业务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防范体系,及时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同时,加强和当地政府的沟通,争取支持,请求政府部门在财税政策执行过程中将村集体信贷债务作为一项支出统筹考虑,配套政策措施。争取乡镇政府帮助农信社协调村集体新旧领导班子关系,落实农信社的债权,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加大清收盘活力度,促进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