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农村信用社应立足推进农村普惠制金融,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广覆盖。”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都本伟在“国际金融合作社联合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上观点。
“领航”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金融覆盖是指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与结算等服务,成功服务目标客户的程度,以及满足目标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确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战略目标。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覆盖较之于城市金融存在的巨大反差,呈现出城乡金融覆盖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因此,作为中国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农信社有效发挥农村金融覆盖的核心作用,有其社会需求、历史渊源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意义。” 都本伟说。
他从以下三方面阐述了农信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的战略意义:
第一,农信社肩负农村金融覆盖的社会责任。当前,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乡收入比高达3.33;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为12022元。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特征,以及农村金融的高成本性,很难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介入。农信社应当发挥好农村资金供应、农村金融覆盖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信社涉农贷款3.09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33.8%。在最新填补机构空白的473个乡镇中,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立320家,占比为67.7%;在最新解决服务空白的515个乡镇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承担延伸服务的达449个,占比达87.2%。农信社已经成为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的主要推动者。
第二,农信社自身特点对提高农村金融覆盖具有比较优势。从热带一年三熟的水乡到温带干旱少雨的旱地,从东部集约经营的平原到西部小农耕作的山地,中国农业东西横跨62经度,南北纵跨49纬度,体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农信社的本土化属性与农业多样性相适应,能够通过人缘地缘优势和关系型借贷有效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非生产性借贷等问题。加之数量庞大的服务网点和从业人员,对提高农村金融覆盖具有先天条件。截止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县(市)级联社2054家,农村商业银行43家,农村合作银行196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72612个,从业人员71.15万人。鉴于农信社植根农村、服务县域的本土化属性,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信社在服务农户、个体生产者和中小企业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
第三,农信社提高金融覆盖是传承合作价值的要求。世界合作金融发展历史证明,越是不发达国家,越是存在着大量的弱势群体,合作金融就更容易通过资金粘合和产品叠加效应,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农信社积极探索面向“三农”的服务模式,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金融覆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截止2009年末,全国农信社小额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4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81.5%,增加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农户贷款的62.2%。
“老问题”拦路
“虽然农信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所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都本伟表示:
“一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与农村金融需求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达9.1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5%。与此相比,农户贷款1.46万亿,只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5.9%,比例偏低。
“二是农村金融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截至2009年,全国仍有2792个金融空白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8%。
“三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不完善。目前,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比较缓慢,电子化设备投入不足,征信体系缺失,担保体系还不完善。
“四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甚合理。商业银行的县域机构吸收的存款大多并没有投放当地,县域资金外流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观。截至2009年末,共核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但机构布局大多集中在农村发达地区。实质上农信社仍然承担着一农支‘三农’的重任。”他说。
七大破题建议
都本伟认为,面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扩张,农信社应立足推进农村普惠制金融,按照内涵与外延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广覆盖。对此,他提出了七项建议:
第一,围绕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切实履行合作金融的社会责任。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稳步提高农村金融覆盖将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和应对国际金融竞争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农信社要着眼于国家产业发展大局,通过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持续加强对农村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化调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第二,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考虑,要进一步完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第三,以县级联社为主体深化改革,保持农信社金融覆盖的比较优势。农信社法人层级的提高不但会导致信息失真度上升,而且会使其所拥有的为中小客户服务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甚至可能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的“断层”,进而阻碍中国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的推进步伐。为此,中国农信社应坚持做小、做精、做专,立足县域,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农商行、农合行等多种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并发起设立贷款专营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延伸农信社金融服务触角。
第四,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有效延伸金融覆盖范围。加强农信社与供销社的合作,依托“双百市场”、“万村千乡工程”网点以及现有乡村商品销售点、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场所,设立标准化营业网点和简易营业网点,布设POS机和ATM机。推广流动服务车定时定点服务和信贷人员包村包片等服务模式。要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助化水平,实现物理柜台向虚拟柜台的外延,开发低成本、可复制、适应“三农”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POS终端小额取现、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农信通等金融业务,利用现代科技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第五,发挥资源整合和互补优势,建设农信社全国性服务平台。中国农信社将以省级联社为依托,尽快打造农信社系统的资金清算、资金调剂、票据业务、理财产品、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等平台,实现全国农村信用社数据集中化、科技网络平台一体化和技术服务标准化,通过整合全国农信社科技资源,实现省际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农信系统的金融服务水平。
第六,扩大抵质押品和征信范围,实现信用环境建设的广覆盖。建立健全农信社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尽可能将农村各类有经济价值、产权归属清晰、符合法律要件、风险能够得到控制的物品及权利纳入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与涉农保险的合作,提高农村借款人的贷款可获得性。建立小额信贷登记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低收入群体的信用档案。
第七,建立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的长效激励机制。农信社要实现服务“三农”和经营盈利的双重目标,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为此,要积极推进建立金融普惠的激励机制,构建财税、监管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的长效扶持体系。在资金引导、政策倾斜、风险补偿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配套措施,形成政策集聚效应。有效落实国家对基础薄弱地区金融网点的定向补贴政策,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