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0年,我们跨入2.0时代


  主编语

  站在新一个十年的起点,我们有理由自豪,也深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自豪源于她不平凡的过去,也更因为充满新希望的未来。因为十年后的今天,她不仅依然充满激情,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地壮大。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始终拥有一支无坚不摧、敬业专业、激情饱满的团队。

  

  我们无坚不摧。因为我们笃信只有深入到零售企业一线采集的信息,才是读者最需要、最想看到的;因为我们始终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以促进行业发展大计为己任;也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永不懈怠的士气。

  

  我们敬业专业。因为这是我们存在的本色,也是与广大零售企业交流的资本;因为我们明白,作为零售行业媒体,我们需要像做零售那样敬业专业地做好我们自己;也因为我们的的确确始终保持着这种敬业专业的精神。

  

  我们激情饱满。因为我们一直亢奋地接受着业界对我们的每一次肯定,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因为我们已经植根于这个时时刻刻都热情似火、不断创造着奇迹的行业里;也因为我们创新的血液已经与这个行业融到了一起。

  十年过去,我们依然是那个青春依旧、激情澎湃、誓与行业共进退的团队。

 

  张友先   编辑部主任

  《中国连锁》药店版

  在新闻之路上摸爬滚打十年,从都市报到专业报,我很庆幸自己被命运之手推入商超和医药两大行业中,在这两大行业中我学习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越发感悟到记者的职责不仅仅是客观、真实地报道或反映新闻事件,还应发挥出对行业的预判和引导的职责。而做到这一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赵跃飞   美术总监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何为真正的设计,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每份刊物都应该呈现出具有独特的气质与个性风格。一份设计有特色的刊物,参与人员与其团队的默契是分不开的,这其中包括与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等相关参与刊物制作的所有人员都要有一定的默契。当你基本具备对设计的感觉和团队的默契配合的意识,从而做出适合读者胃口的作品,你就合格了。

 

  宋宇航  网络总监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与平面媒体一样,网络媒体、尤其是专业的网络媒体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为行业打造一个全面、权威、前瞻的连锁门户网站就成为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将行业平面媒体的运营经验、资源与网络全面嫁接,通过超前的理念、全新的视野为业界提供立体式服务。

 

  吴文璟  客户总监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让更多的业界经营者认识、了解我们的报纸是我的职责。与客户的每一次交流,我也都直接代表着报社的形象。与客户们一起赴台湾、日本做生鲜、物流商业考察,每当看到各企业老总们满载而归并组织员工深入学习探讨的时候,我深感欣慰。现在,我有了许多业界的好朋友,也更自信地为行业提供着更专业的服务。

 

  王卫青  市场总监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我们在承担着行业信息传递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搭建零售人交流互动的平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发现新的零售技术,分享成功的零售案例,推广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而这其中直接的方法就是零售培训,多年来,我们的培训从不以赢利为目的,乐此不疲地把发现的新老师、新技术、新经验进行着传播和推广,用我们的真诚、与执着为每一个零售人服务,因为总有一种责任不断催我们奋进!

 

  刘朝龙  编辑/记者

  作为一名记者,从没有忘记读者的需求就是促使我行动的号令。敏锐地发掘出时下业界变革和进步、尝试与探索,在第一时间以图文的形式呈献给读者,是我的职责和最大快乐。作为一名编辑,我也从不敢有丝毫懈怠。读者需要什么,想要在管理、实务版块看到什么,我一直在与业界管理者交流互动中不断寻找出新的答案。

 

  岳彩周  编辑/记者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能否亲临现场,关系到能否抓到最抢眼的新闻,拿到一手的资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现场调查的原则,抢到新闻的第一落点。积极利用新的传播工具,才能找到新闻线索,发现最好的新闻,所以我将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以适应记者这个岗位。总之,我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行业的观察者、讲述者。

 

  陈  涤  编辑/记者

  连锁经营是商业服务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商业零售领域的课题是统一供货渠道以开发品牌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连锁》杂志将依托连锁业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致力于为管理者提供前瞻性思考,为从业者提供科学性指引,做商业服务业经营模式、理念、发展态势的总结者与代言人。

 

  赵陈婷  编辑/记者

  记者要做的是写一个故事,耐心地讲好故事,以简练、生动、流畅的语言来叙述清楚这个故事。新闻写作,“拖泥带水”不是本事,“化简为繁”不是本事,真正的行家能够“举重若轻”,这是记者实力的表现。这需要记者对报道事物的各个层面都看清楚了,把事件的前因后果全弄明白了,“心中有数”了才能在下笔时“抓住本质”。

 

  邹小丽  编辑/记者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大家不仅在工作中给予了我许多帮助,生活上的关心也时常让我感觉到温暖。工作在这里的日子,每天都感觉到在不断地成长。我也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努力,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赵晓娟  编辑/记者

  作为一名初涉行业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在采写业务方面,大家的慷慨相助时常让我感动,而我也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像婴儿般贪婪地汲取营养。今后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肯吃苦,敢吃苦,把心态放平,把眼光放远,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王  华  编辑/记者

  作为一名记者,要站立在行业的最前沿,抓住“快、准、狠”三点。“快”即对于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一定要快,平时多积累行业知识,维系人脉资源,对于某些重大新闻事件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写作中及时成稿;“准”即定位和方向准确,尊重新闻事实,否则就会失去公正;“狠”即能一针见血,语言简洁。

 

  朱晓峰  客户助理

  刚入职的我,被《超市周刊》朝气蓬勃的氛围所吸引,同事们对于零售行业新闻的热爱程度和专业程度也深深感动着我。新闻和零售,对于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一部分;陌生的是它们合二为一成为我的职业时,才发现并非那般简单,而更是一种专业和责任。

 

  刘春艳  发行经理

  超市周刊已走过了十年历程 ,其中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拥有了广大的订阅客户和读者,作为周刊的发行经理,我切身地感受着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一直是我工作的目标。站在周刊十周年的起点上,做好每一次与客户的沟通,也正是我的职责。

 

  谢  婷  美术编辑

  转眼间,我已在周刊的团队中成长了4年。从懵懵懂懂到独立完成个案,都与周围人的关怀与帮助分不开,每每都觉得获益匪浅,我们在相互学习的同时共同进步。我深知,只有完全融入到这个整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周刊十年庆典之际,祝愿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强大。

 

  刘晓红  美术编辑

  在《超市周刊》这个团队,我深深体会到了“专业”对于一名美编的意义与价值,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敬业与责任。坚信:现在持有的,是过去积累的;未来拥有的,是现在创造的。感恩:每一个促使我成长的环境以及每一个给予我力量的人。作为美术编辑,在设计中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张  磊  插画师

  设计是一个由痛苦到快乐的体验。每当面临重大的设计任务时就会充满压力,开始搜集各种资料,接下来寻找设计灵感,沉思、焦灼,经过痛苦煎熬,终于有了满意的创意时备感轻松。当经过艰苦的磨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肯定时,便是我最大的快乐。

 

  赵晓雪  美编助理

  同事们的友好、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并很快融入了这个开心、快乐的工作环境。我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充实、锻炼自己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在业务方面得到提升,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版面。

 

  赵金坤  行政经理

  在同事们对“新人”的关照下,我初步实现了由陌生到熟悉、由尝试到熟练、由青涩到亲和的调整转型。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磨合期”的加快,我在思想认识上也趋于成熟。作为周刊一员,惟有强化团队理念,强化与团队的换位思考,把平凡的工作干得更加完美一些,才能用工作证明自己。

 

  郑丽萍  财务经理

  《超市周刊》经历了行业变化最大的十年,我也从服务客户、服务同事的工作经历中收获了很多。看着我们曾经服务过的客户在这个行业成长,看着同事们在这个行业一直的坚持,时常让我很感动。行业在发展,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行业提供服务,在与业界的互动中将周刊做得越来越好。

 

  张宪华  行政助理

  这里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媒体工作的辛苦和价值。怎样协助大家更好、更快地在第一时间完成采访,是我的重要职责。作为周刊一分子,我会继续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让广大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看到我们的报道。

 

  经营的价值

  刘    伟  副主编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作为一名老周刊人,我既亲自参与了《超市周刊》的创刊,同时也陪伴她走过了十年的时光。

  在周刊从事了两年的采编工作后,我开始负责市场拓展,一直到现在。在开拓一份行业媒体的市场方面,如果说有一点感悟或心得的话,那就是:价值。正如这十年来,我亲自见证了一份行业媒体身上承载的使命与价值一样,行业媒体的市场拓展也是如此。

  与主流媒体不同,行业媒体的经营有其特殊性。定位的专业,导致市场拓展领域受到限制,显然很难具备与主流媒体在争夺广告客户上平分秋色的竞争实力。这就使得我们的经营不仅仅是广告投放,更多要配合以丰富多样的会议、论坛、考察等活动,为客户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更要求我们对广告、媒体及品牌管理必须具备深入的了解及操盘能力,对市场有敏锐的前瞻性和商业意识。

  对待任何一个客户,我们都会从其全面需求出发,量身定做,尽最大努力使服务价值最大化,并使这条价值链能得到延伸。

  正是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周刊的市场业务拓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与尊重,在多年的合作中一起成长。

  我们在做任何一项经营活动时,都把能否推动行业发展,能否促进企业提升,能否让客户真正享受到超值服务作为不可动摇的宗旨。因此,回顾这些年来,周刊无论是从报道内容还是经营上,都硕果累累。

  我想,这就是对价值最完美的诠释,也是一份专业媒体最值得骄傲的业绩。

 

  我们拒绝平庸

  陈岳峰  副主编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中国连锁》杂志 

  报道领域狭窄决定了行业媒体的局限性。然而,我们却从未让“狭窄”成为突破的障碍。在十年的探索征程中,《超市周刊》力求勿使自己落入俗套,一直以财经的视角来诠释行业,用专业凸显行业价值——这是我们显著区别于他人的根本。

  我们深知,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不能仅仅是行业利益的代言人,还必须还原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本质,在反映行业呼声的同时,必须客观反映上下游产业的声音。行业应该能感受到,十年来,《超市周刊》始终坚持原则,从不随意诋毁行业和企业,一直秉持客观、公正、中性的宗旨,紧扣行业脉搏,引导行业与企业从迷茫走向光明,从浮躁转向稳重,促进行业发展。

  十余年前,一位老师曾教导我:一篇好的报道,一定要尽全力使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悬念化。我始终铭记并遵循着这一教诲,自2004年加盟周刊至今,我和采编同事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因为,我们拒绝平庸。

  对待一篇报道,我们可以翻阅十余万字的资料,可以无数次的采访——被拒——再采访,几番波折,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皆只为一篇两千余字的稿件,能够给读者呈现出更丰富、更专业的内容,还原新闻事件或现象表象背后的真实。记者要视文字如生命,媒体要视责任为生命。惟如此,记者才算称职,媒体方堪称职。这也正是《超市周刊》能够坚持十年,赢得尊敬,收获回报,并始终保持行业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关键。

  所以,不管其他行业多么诱人,不管其他领域多么值得改变方向,我们仍然会坚守连锁这块阵地。因为,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人生要有意义,媒体的使命亦正如是。依然还是那句话:与连锁业一道成长、发展、突破、创新,我们矢志不移。

 

  因为,我们拒绝平庸。

  认同并尊重你所服务的媒体

  梁志坚  副主编

  《中国连锁》杂志

  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见证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在当下中国,市场化媒体始终处于动荡状态下,生生死死、起起落落,也导致了媒体人的浮躁和动荡。但不论媒体的成败,对于从业人员来讲,都是一个经验的积累。前提是,你曾经与你服务的媒体荣辱与共、你曾经为之付出过努力。三心二意不行,特立独行也不行。

  尽管新闻是有个性的,记者是需要个性的,但一个优秀的记者往往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一个平庸的记者却可能得到稳步成长。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讲,媒体的平台是最重要的。任何一家媒体都有它的诉求和文化,只有尊重并遵循这样的诉求和文化,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而成长,才能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相信你所服务媒体的力量,相信团队的力量,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个人的才能。

  当然,你首先要找到你认同的媒体平台。

  之所以加盟《中国连锁》杂志,正是缘于对杂志定位和发展方向的认同。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会有新闻理想,每个媒体也都会有新闻追求。但这个理想和追求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需要首先获得市场的认同、读者的认同。

  理想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的。我希望能伴随《中国连锁》杂志创立、成长和壮大。

 

  零售发展形式的蜕变

  李沐天

  副总经理、商业地产总监

  十年转瞬,一群懵懵懂懂闯进连锁行业的新闻人开始了其零售传媒平台的创业。很庆幸能在《超市周刊》中学习零售、了解连锁、研究商业地产,并在这个平台上服务中国零售与商业地产行业。

  当我们的团队为国内零售及地产企业提供选址、招商、咨询等服务时,危机凸显在大家的视野: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部分基层政府被国际零售巨头绑架或合谋,他们一道为稚嫩的本土零售企业营造了恶劣的市场环境,本土零售企业在跌跌撞撞中走到了今天。下一个十年,他们能否继续与《中国连锁》一道走过?他们何时才能在世界零售领域落座?

  当我国政府将解决既往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上升到执政方略的时候,中国零售与商业地产行业已经如同中国经济一样开始从增长方式向发展方式转变。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渐渐学会了用中国太极与国际零售巨头贴身肉搏,商业地产开发商渐渐学会了思考商业、建筑与城市的共生共荣。但是,当下一个十年到来的时刻,相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零售企业一定会出现在国际零售舞台。

 

  周刊伴我一路前行

  刘洪涛

  副总经理、商业研究总监

  无论是周刊,还是周刊里的我,十年,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作为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零售人,我一直对周刊怀有深厚的感情,一个当初对零售业理解极为肤浅的我,在周刊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逐渐对周刊积蓄了一丝丝憧憬。

  我终于在周刊迈入第九个年头的时候,一个偶然也是必然的机会中一脚踏入了周刊的大门,让自己在零售业里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和沉淀有机会奉献出来,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零售人并开阔自己的视野。

  随着周刊不断成长、壮大,我也必将深入其中而随之成长,作为周刊的一份子,衷心希望那一篇篇倾注了周刊人无尽心血的文章能够为业界带来更多的启迪。我们的报道如能为业界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一些新思维、新方向,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与褒奖。

  未来,我将更加珍惜在周刊的日子,珍惜随周刊同行的日子,希望自己在周刊的陪伴下继续一路前行……

 

  激情与责任

  周  敏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编辑部主任

  《中国连锁》杂志 记者部主任

  十年的时间不是很长,因为她只做了一件事。十年的时间不是很短,因为她见证了行业的发展。

  我们这个以80后为主的团队和《超市周刊》一样年轻,因为年轻,我们激情昂扬;因为年轻,我们充满朝气;因为年轻,我们踌躇满志。当每周五的早晨《超市周刊》摆在您的办公桌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比欣慰。

  每一期的报纸编排前,所有的编辑、记者都要进行一场简单而庄重的编前会。简单是因为这一切都已习以为常,庄重是因为这将决定我们为读者呈现一期什么样的内容。在这里我们讨论时下的热点问题,交流彼此的观点;在这里我们讨论读者需要看到什么,想要看到什么。我们时常会因为一个独家选题而欣喜,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选题争得面红耳赤,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做一份对零售人负责的报纸。有时候,为了能做好一个特别的版面,我们的编辑和美编可以通宵达旦地去完成。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一件事情,而是在完成一项事业。

  十年的历程在今天画上了一个句号,不是已经结束,而是因为我们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记者的天职是讲故事

  任宇子  编辑部主任

  《中国连锁》杂志

  十年媒体从业经历,我最愿意做的还是听故事和讲故事。

  李光斗有一句口头禅:“如今,世界上最容易的赚钱方式是什么?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如果一位讲企业管理、商业经营的教授,不是通过讲故事来传播理论知识,如果一位企业家不能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有效传播自己企业的管理理念,那就表明他落后于时代了。

  事实上,好企业、好品牌与好故事有着必然的联系。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让海尔口碑稳步提升;王传福被巴菲特看好的故事,让比亚迪股价增长了10倍。

  《中国连锁》杂志是一本面向连锁精英及相关产业精英发行的专业杂志。作为其中一员,连锁精英正面临什么难题,在怎样思考和解决,谱写了哪些故事,是我最为关注的。我也希望能讲出让广大读者喜欢的动人故事。

 

  做媒体就得有霸气

  王彩霞  高级编辑

  《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中国连锁》杂志

  当传统媒体在新新媒体越来越大的冲击下变得不再朝阳的时候,做媒体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媒体表面拼的是经营、创意,实质拼的是人才,理念,拼到最后拼的是胸怀。

  做媒体如塑造人物性格,惟鲜明才能立身。一个没有原则没有个性的人,别人不会认可,心中也不会给你留一份位置的。媒体如男人,需要正气和霸气,这也是媒体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做媒体的人,需要智勇双全,智即凡事总要有自己的看法,睿智、科学、有深度;勇则是有了看法敢于说出来,得有“我不下地狱谁下”的气魄。

  做媒体需要耐心。市场培育、读者认识都需要时间,非一朝一夕能成,得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失败,一定要坚定地坚持,急功近利乃大忌。做媒体需要经营,经营可读性,经营广告,经营人才,经营先进的理念。一心一意做好做精全方位的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水到渠成。做媒体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脚在地上,心在远方,与同志们共勉。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