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超市周刊》本没有多深的渊源。2009年她加盟《中华合作时报社》后,可以说只是个新朋友。阅评报社新出版的多种报刊是我的职责,很自然地《超市周刊》成了我期期必读的一份报纸。天长日久,我对这张本来不很熟悉的报纸有了亲近感。阅读也从履行“职责”变成了兴趣,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张报纸,并生出了相识恨晚之憾。
“超市”是借改革之风从外洋“舶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这时《超市周刊》应运而生。可以说,她一出生,就自觉地挺身而出,担负起支持、帮助、照料这个新型商业模式在中国土地上健康成长的重任。
十年来,虽然困难重重,屡经曲折、坎坷,但她还是成长起来了,成为深受业界欢迎的媒体,成为促进连锁超市在中国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年奋斗,十年探索、创造、铸就了的今天的辉煌,可喜可贺!
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超市周刊》最令我感动、兴奋的是什么呢?我要说,不是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创办这份报纸的一群有志有为的青年对事业的忠诚、敬业与创造精神。
一群年轻人集合起来,白手起家办一份这样的报纸,绝非易事。我长期在传统主流媒体服务,知道办报之难。主流媒体有主流媒体的难处,非主流的商业媒体——一张行业报就容易吗?当然不是!行业报有它自己的难处。与主流媒体相比,它的报道领域要狭窄仄逼得多,对媒体人的适应能力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要了解行业,做得来行业的代言人。办报人要有新闻传媒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几年我常想,如果让我这个老新闻人来办这么一份新型行业报,我觉得即使是当一名记者、编辑也未必胜任。首先,我的专业知识够吗?我了解行业、摸得准这个行业里的脉搏,把握得准这个行业发展趋势吗?看得准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找得出解决之道吗?对于这些问题,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但是,这群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却能够做好这一切!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这群年轻人的付出令我深深感动。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拒绝平庸,立志要办一份对业界对从业者都有价值的报纸!
这就是理想,理想出动力。为实现理想,他们不惜心力。每一期报纸编排前,所有的编辑、记者都要集合起来,开一个简单而庄重的编前会,郑重决定这一期报纸为读者呈现什么样的内容。要报道时下的热点问题,读者需要看到什么。这样做,保证每一期报纸报道的质量。
对待一篇报道,年轻的记者、编辑们可以翻阅十万余字的资料,可以无数次的采访——被拒——再采访。
这群青年们与《超市周刊》共命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与报纸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们会因为挖掘到一个独家的新闻选题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找不到新的选题而烦恼,吃不下睡不着。
有位青年编辑说:为了编好一个版面、一篇稿子,我们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我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一件普通事情,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事业。督促我们不断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的,是来自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责任与激情。
这就是这群可亲可有志有为的青年人的高尚追求。这就是这张报纸蒸蒸日上的无穷动力。
新华社高级记者
《瞭望》周刊原总编辑
中华合作时报社顾问
陈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