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见物不见人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防控风险是金融机构永恒的话题。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法人实力较弱,客户层次较低,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差,防控风险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防控风险,谁是主体?
防控风险的主体是人,关键在人,根本也在于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防控风险中最能动的因素。
防控风险最首要的是防止人的行为出现导致风险的偏差。防止出现这种偏差,固然需要严密的工作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但制度是死的,流程也是死的,只有人是活的。再好的制度和流程都要靠人去研究和制定,更要靠人去遵守和执行。只有执行,制度和流程才能变成生产力,变成防控风险的屏障;离开人的执行,它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所谓靠制度管人,靠流程管人,前提是人的认同和遵守,没有这个前提,再好的制度和流程都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农村信用社系统发生的那些损失巨大的案件和隐含诸多风险的不良行为,绝大多数不是因为缺少规矩,而是有规不循造成的。
警惕潜在风险
要有效地防控风险必须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这需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没有人检查,无法发现潜在风险;检查不认真,也难以发现潜在风险;检查出来而采取隐瞒的态度,潜在风险也得不到暴露。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防控风险的落空,都迟早会使潜在风险变成现实风险。这几年,农村信用社系统没少组织这样那样的检查,但有些问题却很长时间得不到暴露,以致于小问题积成大问题,小案件酿成大案件,这其中的原因和教训值得深思。
要有效地防控风险必须及时、彻底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风险隐患。这同样需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没有人的重视和责任心,问题会被束之高阁,或是被敷衍应付地解决,这都难以彻底消除风险隐患;没有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就不会得到及时解决,甚至会失去消除风险隐患的最佳时机;没有人举一反三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问题往往会屡查屡有、屡纠屡犯,这样的现象和教训并不鲜见。
“见物,更要见人”
防控风险必须把防控风险的首要立足点放到解决好人的问题上来,做到既要见物,更要见人。
首先,要解决好人的意识问题。人的行为总是受到意识的支配和影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要取得防控风险的良好结果,首先要培养广大员工与之相适应的良好意识。一要培养风险意识。要立足实际,着眼工作,结合案例,对广大员工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教育,使他们看到农村信用社的高风险性,看到风险的普遍性、长期性和严重性,认识到防控风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时刻绷紧防控风险这根弦,人人争做防控风险的主体和屏障。二要培养责任意识。通过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前途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广大员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同岗位奉献统一起来,树立起“社兴我荣、社衰我耻” 和“经营发展我尽力、防控风险我有责”的责任意识,这是真正做到以防控风险为己任的重要驱动力。三要培养合规意识。实践证明,按程序办事出不了大漏洞,按制度办事出不了大问题。所以,为防止出现导致风险的行为偏差,必须切实加强合规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努力使“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成为全行业的风气和文化。四要培养认真意识。做到做业务一丝不苟,努力防止行为偏差;搞检查不走过场,努力发现风险隐患;解决问题严肃彻底,不留尾巴。这样,才能真正把防控风险落到实处。
其次,要解决好人的能力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有些风险并不是人的主观意愿造成的,而是素质低、能力差导致的。所以,在培养良好意识的同时,还要下力气帮助广大员工优化业务素质,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员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信用社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做到应知则知、应会则会,解决好“不会干”的问题,避免因为干的不对而导致风险。二要着眼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加强对前沿知识、高新知识与新兴技能、现代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努力解决好“干不好”的问题,避免因为做事水平低而导致风险。三要加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增强员工队伍的可持续提升能力,这是创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也是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的基础。
第三,要解决好人的行为机制问题。人的行为除受到自身意识、素质的影响外,还受到相关机制的影响。机制科学、健全,能有效减少行为偏差导致的风险;反之,则结果也会相反。所以,解决好人的问题,还必须解决好人的行为机制问题。一要健全有效的岗位制衡与约束机制,使风险人物不能“为所欲为”。二要健全严密的潜在风险暴露机制,使风险形成后能及时被发现,为消除风险隐患赢得时间和主动权。三要健全严格的违规性风险行为惩戒机制,让因自身违规而给农村信用社造成风险的人付出高昂代价而“不敢为”。四要健全防控风险模范人员、有功人员的奖励机制,不仅使其个人感到光荣、获得实惠,也要使他人心生羡慕直至效仿。
总之,防控风险须见物见人。不解决好人的问题,就无法堵住风险之源、消除风险之患。
从风险管理文化看风险管控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活动的凝炼和升华,是得到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决定了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上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当从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入手,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真正地执行和贯彻好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应当通过管理者的倡导来推进风险管理文化。领导重视是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各级管理人员要在自身经营思想中贯彻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和风险管理价值观,通过对风险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案的策划,为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指明方向。
其次,应当通过管理者与执行者的互动来传导风险管理文化。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不但需要管理决策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更要求每个机构的每位员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积极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从管理者到执行者,都要通过有效的推行与传播,努力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促进员工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知感、认同感和认责感,最终把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习惯内化为每位员工的职业态度和自觉行为。
第三,应当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以确保能将管理层对整个风险文化的设计、构思传达、贯彻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通过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塑造风险管理文化。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建立起透明、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专家序列要更突出“专”的特点,每一类别下的等级一定要合理,标准要清晰具体,尤其是专业素质的要求,一定要紧扣风险管理的特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第五, 应当形成系统科学的风险控制与奖惩制度,一方面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能满足其对企业回报预期的资源或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投入程度。通过构建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风险管理文化,优化人力资本与银行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必须建立一种长效发展机制。
(陈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