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8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普米族的打油茶


  居住在云南宁蒗、永胜一带的普米族饮用的是别具一格的打油茶。油茶用土陶罐煨制。将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烫后,加猪油或香油,再加小撮米煎黄,然后加入茶叶,待茶叶烤香后,加入开水煨账,将茶汁滤入碗中加盐巴、火麻子与草果混合粉(1500-2000克火麻子放3-4个草果煎黄,磨成细粉备用),然后饮用。

  另一种饮法是先把花生米、芝麻、黄豆、糯粑、蕨巴、干笋等放在油锅中,用旺火炒黄炒熟,取出放在茶碗中作配料,然后把茶叶也放在油锅中炒至微黄时注入清泉水,经煮沸片刻后,将茶叶捞出,再把茶汤倒入有佐料的茶碗中,便成为“打油茶”。打油茶既能解渴和消除疲劳,又是滋补身体的保健饮料。所以,现在当地的其他民族普遍都吃油茶。“家家都有油茶罐,男女老少都吃茶,一天不吃打油茶,四肢无力脚打颤。”这是当地少数民族饮用打油茶的形象描述。目前,连这里的机关单位也用打油茶代替茶汤。其做法是:先将猪油或香油放锅中烧热,再加入面粉炒成焦香,然后加水、茶叶和盐巴烧开,吃饭时作菜汤吃。

  普米族介绍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普米族人口为32923人。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丽江、永胜、维西诸县。普米族史称“西番”,自称“拍米”, “拍”是“白”的意思,“米”意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早在秦汉时期,其先民西番由甘肃、青海一带进入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后来顺金沙江、雅砻江南迁至川西。东汉时,在川西南形成部落,唐宋时期,逐渐定居下来。元代是云南普米族形成的重要时期。1253年,西番人随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于是大量西番人迁入云南滇西北一带,自此在云南生息繁衍,发展为今天云南的普米族。降至明清,西番的分布更加广泛,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都有西番人居住。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云南的西番人正式定名为普米族,四川境内的西番人则识别为藏族。普米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由于与白、汉、彝、纳西、藏等民族杂居,多数普米族具有兼通三四种民族语言的本领。普米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常使用汉文和藏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