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8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年改革铸辉煌 创新发展谱华章
——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五年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2005年8月5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拉开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接下来的五年是广东省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史上变化最大的五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金融办、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宗旨,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全新历史。

  经营规模逐步壮大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是8064亿元和5213亿元,是改革前的2倍多,存贷款规模位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二位,在全国农信系统中位居第一。2009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经营利润128.86亿元,是2004年的7.9倍。同时,资产质量也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五年来,通过央行专项票据、增资扩股、税收减免以及自身经营成果成功消化历史包袱1145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04年末35.7%下降到2010年6月末的7.94%,新账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法人治理日臻完善

  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成功兑付央行专项票据230亿元,成为全国第二批21家试点省份中完成票据兑付工作的4个省份之一,基本实现了央行提出的“花钱买机制”的要求。2005年,开始启动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2009年12月25日,原有的98家二级法人联社全部完成。截至目前,辖内共有广州、东莞、顺德、揭阳榕城等四家农村商业银行相继挂牌开业,揭西、高要、端州、禅城、源城等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也正顺利展开。

  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内部管理科学规范

  广东省联社成立以来,不断强化人才培训发展体制建设,实施统一规划的教育培训机制,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共计15000余人次。针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现状,省联社创新思路,推行了高管人员选聘模式和干部选配管理机制,优化了辖内农合机构高管人员的年龄结构,大力引进急需的业务骨干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2006至2009年间,全省共招聘新员工11242人。通过几年的努力,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支农工作成效显著金融服务惠及万户

  广东省农信社加大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截至2010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2199.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2.25%,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94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48%,均实现了连年稳步增加。广东省联社不断强化信贷产品和服务机制创新,全面启动了信贷创新“三个十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先后开发了惠农三宝、订单农业贷款等数十种适合“三农”和中小企业差异化需求的信贷产品。推动小企业服务创新试点。截至2010年6月末,禅城、中山、江门市区联社和顺德农商行成立了小企业专营中心,累计发放贷款1868户、金额22.04亿元,贷款余额15.49亿元、户数1072户,不良率为0.14%,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科技力量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2009年10月,数据大集中系统在中山联社成功试点上线,目前已推广到18家联社。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优良的服务态度,迎来了日益增多的新业务。2007年底,在省联社的推动下,全省发行统一品牌借记卡——珠江平安卡。截至2010年6月末,共发行珠江平安卡654万张,吸收卡内存款195亿元。同时,加快建设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电子银行,成功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开通了全省统一的电话客服号和手机短信号。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足迹,一串串荣誉承载着广东农信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征途上,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秉承“诚信务实、优质高效、扎根农村、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与客户共发展、与员工共成长、与社会共进步,竭诚为广东“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供稿)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