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一个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社改革发展状况如何,只要到这个基层社具有“标志性的项目”,哪怕是走马观花地考察一番,就会留下具体、生动的印象。江苏睢宁县桃园镇的供销步行街,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睢宁县桃园供销社从逆境中走出的一条发展新路,是一个基层社跨越式发展的深刻体现。
来到江苏睢宁县桃园镇的供销步行街,最令人感到亲切的是:横贯大街的横标上极为醒目的供销合作社标识和“供销步行街”几个大字。这条街上,“供销大卖场”、“供销大酒店”等店铺无一不透出供销社的实力和自信。这条街位于桃园镇的黄金地段,建筑总面积达6800平方米,由供销社投资,历时1年4个月,于2009年10月竣工。步行街内设施齐全,集商贸、餐饮、休闲、居住于一体,形成供销社“一家独大”的商业中心,也成为当地文化、社交的中心。供销社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条突出了供销社色彩的“横标”花了几万元呢!不过,他又用自豪的口吻解释说,树立供销社的形象,让老百姓知道供销社无处不在,花点钱是值得的……江苏省社和徐州市社领导来这里考察工作时,称赞桃园供销社是全县系统的“华西村”!
可是,如果倒退十几年,那时的桃园供销社比吴仁宝的华西村当年最穷困的时候还要穷困:当时,桃园供销社债台高筑、亏空上千万元、濒临倒闭的边缘,成为全县供销社系统衰落最早、“窟窿”最大、摊子最烂的“空壳社”。1993年11月,县社领导经过考察,任命周本书为桃园供销社主任。面对上千万的债务、人心涣散的职工队伍,真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周本书没有退缩,毅然踏上了注定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
企业启动急需大量资金,单位账面上无现金、仓库里无商品、银行不肯贷款,债务压力如影随形;周本书既要向职工借钱,还要稳定人心,他唯一的“资本”是他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好在他担任过桃园集体商业总店经理的业绩和能力以及担任供销社副主任建立起来的威信,在职工群众中仍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职工大会上,他以坦荡和赤诚向大家承诺:“为了能让大家吃上饭,我以人格和一切家产作担保,向大家筹措资金,启动企业……”干部职工被周本书的真诚所感动,纷纷借钱集资。周本书信守承诺,按时还本付息。他还制定了资金使用原则:用一个钱就要办好一个钱的事;要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这些原则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筹资难的问题,更使周本书和他的“一班人”在职工中树立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紧接着,他们开始了“减员、减债、减亏”的改革“三板斧”。在内部,实行定员定岗、竞争上岗,精简人员、充实一线;他们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办理了30多人的停保、停薪、内退等手续。难得的是,由于周本书周到细致的工作和妥善安排,这部分被“减员”的职工心悦诚服,企业没有出现通常难免的震荡。企业负担减轻了,经营启动了,开始出现扭亏为盈的局面。
扭亏为盈仅仅是打基础,谋划更大更快发展才是周本书的追求。他们制定了“抓住商机、简易起步、整体规划、滚动发展”的原则,在保全原有资产的同时,逐年加大投入,依次改造经营设施。1995年,他们利用食品加工厂的厂房和院落,改建成为拥有120个摊位、10间经营用房的小商品市场,当年增收6万元;1996年,他们又扩建了中山商场和连体商场的32间营业用房,4年收回全部投资;1997年,他们投资10多万元,扩建了700平方米的农资超市,年销售化肥增加至5000吨;1998年,他们将供销社办公室、会议室置换出来,投资9万元,改建成浴室、餐馆和家具城;1999年,他们投资2万元,建成美容美发中心;2000年,他们投资5万元,建成520多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大棚;2003年,投资8万元,将经营大楼6个服装柜改建成10个摊位的服装超市,并在三楼建成150平方米的会议室;2004年,他们投资10万元,重建招商市场营业用房15间,又利用闲置房屋场地兴建800平方米的蚕茧站,每年收购加工蚕茧10万斤;2005年,他们投资15万元,利用原大门通道,改建成500平方米的超市,每年可收取租金5万元;2006年,他们投资40万元,扩建经营大楼商场700多平方米,引进资金50多万元装修老商场1400平方米,整体改造成2100平方米的大卖场……直到他们引资集资整体建设“供销步行街”。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当地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竭力提供什么,哪里有经营空间他们就拓展到哪里,什么层次的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好他们就投资经营这些项目,始终把握和引领着当地市场的消费潮流。
十多年来,桃园供销社起死回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徐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佼佼者,成为当地规模最大、在周边地区影响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跨行政区划的商流、人流、物流汇集中心。该社先后十多次被徐州市供销社评为“先进单位”、“十佳基层社”;先后被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三星级”为农综合服务示范社、“为农服务中心示范点”。
作为桃园供销社的当家人,周本书处处以身作则、关心下属、一身正气,赢得干部职工的信赖和拥戴,也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他十几年如一日,把供销社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当成自己的家。干部职工称赞他“会算、会管、会抠”,也戏称他是“供销社的一把手,家里的二把手”!他的处世信条是:“宁可身子受苦,不让脸上发热”;“名利淡如水,人格重如山,不该得的分文不能取!”在业务交往中,当客户送给他“好处费”、“回扣”等各种名目的钱财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交到财务入账。随着供销社经济效益提升,周本书也在尽力让干部职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谁家有生老病死、红白喜事,他都亲自登门看望慰问。 供销社每年都组织全体职工外出参观、旅游活动。周本书先后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