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光信贷”的推广和普及,虽然有效地放大了信贷支农的“普惠效应”,但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文章结合“阳光信贷”推广工作的具体实践,就办贷模式的完善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
“阳光信贷”的成效
目前,“阳光信贷”的推广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推广实践为例:
有效扩大了贷款覆盖面,满足了合理的信贷需求。“阳光信贷”致力于全覆盖性地建立农户、企业信息档案,让所有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企业进入银行的放贷视野,及时得到与自身实际相匹配的信贷支持,使辖内客户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得到了满足。
广泛吸收社会参与,保证客户评价的质量。为了确保授信评议结果的正确性和公正性,“阳光信贷”除了严格挑选村民代表组成农户授信评议小组外,还大力邀请工商、企管等部门人员组成企业授信评议小组,对农户和企业进行授信额度评议。
简化了办贷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为了提高办贷效率,“阳光信贷”区分不同信贷业务品种,让客户对如何办贷做到一目了然,并依靠科技手段减少办贷时间。
减轻了工作量,缓解了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阳光信贷”可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地域广、外部信贷队伍人手不足等问题。
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益。“阳光信贷”实现了“用批发的手段做零售业务,用社会的力量为社会服务”,有效降低了信贷业务的运营成本。同时,银企关系的拉近也有效地带动了存、贷业务的拓展,提高了经营效益。
强化了外部监督的作用,扭转了作风不正的问题。“阳光信贷”将“是否贷,贷给谁,贷多少”的权力交给集体评议并对外公示,此举促使信贷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防止了以贷谋私现象的发生。
净化了信用环境,增强了客户的诚信意识。“阳光信贷”用“信用乡镇”、“信用村”等措施将地区与客户的信用度相挂钩,提升了地方信用环境。
存在的困难和矛盾
“阳光信贷”在运作过程中常会面临以下困难和矛盾:
贷款覆盖面扩大与强化风险控制的矛盾。随着“阳光信贷”的推广,参与授信评议和最终取得授信范围的人群不断扩大,受银行自身管理能力的限制,其风险管控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外部评议质量与授信额度合理性的矛盾。在实施“阳光信贷”的过程中,是否贷、贷多少不再是由银行单方面决定。但是,由于外部评议人员金融专业知识水平高低不一的影响,评议出的拟授信额度较易出现评议失准、结果差异较大等问题。
贷款清收责任制变化与强化管理的矛盾。“阳光信贷”实行客户经理“贷款管户责任”制度。该制度虽然可以调动客户经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对客户经理职责履行情况定性难度较大,贷款一旦形成不良,问责和清收的力度都将大大削弱,给信贷管理带来困难。
贷款方式的创新与信贷计划控制的矛盾。“阳光信贷”推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贷款授信方式。贷款用信的不确定性,易造成信贷资金调度和计划管理出现困难。如,在用信率偏高时,极易出现超计划乃至超存贷比上限的情况,反之,又会出现信贷资金使用不足,收息水平和营业收入下降的窘境。
办贷方式的变化与科技支撑滞后的矛盾。“阳光信贷”对科技支撑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省级联社科技开发力量参差不齐,有的仍然依赖于县、市级信用联社(农合行、农商行)“单兵作战”,科技开发运用不足的现象凸显。
客户档案动态更新与信息掌握难的矛盾。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要做到及时、充分地掌握客户信息,并对客户电子档案进行及时更新、动态管理,难度很大。
完善模式需把好“六关”
就目前“阳光信贷”运作的现状来看,若想进一步完善“阳光信贷”,需要针对其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把握好以下“六个关口”:
合理设定授信评议条件,把握初评准入关口。要严格规定贷款条件,授信评议前结合前期掌握的信息和外围了解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参与授信评议的对象。
切实保证外部评议质量,把紧授信额度的关口。一是要让社会群体最大限度地参与,对授信评议过程和结果进行充分地监督;二是要细化“阳光信贷”民主评议流程。评议代表要有代表性和权威性。集中评议时,要严格采取“背靠背”的评议方式;三是要努力提高民主评议的质量;四是要结合调查确认、客户等级划分和公示结果,审核确认最终授信额度。
健全贷款管理责任机制,把握后续管理关口。对经过“阳光信贷”评议确定授信的贷款,在后续管理上更不可放松。一是要明确客户经理的责任,对一味依赖外部人员采集信息、评议授信的等情况,需视情节轻重进行问责追究。二是要落实客户经理“贷款管户责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贷后检查,及时掌握客户信息并更新档案。三是要明确柜面监督责任,柜面发放贷款时,必须登录信贷业务系统,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借款用途。非本人持“易贷通”卡或由他人代理的信贷业务一律不得办理。
及时掌控用信情况,把握计划控制关口。要积极鼓励客户用足授信。向客户深入宣传“授信后用信不足的降低授信、长期不用信的取消‘易贷通’”的规定,使授信额度和授信方式与客户实际相匹配,同时引导客户用足授信、用活随用随贷功能,努力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率。要及时监测客户的用信情况,以防止超计划乃至超存贷比上限。
加大科技开发应用力度,把握贷款办理关口。要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确保科技的支撑力与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
加强客户档案动态管理,把握信息更新关口。一是客户档案建立时要变“为贷款户建档”为“广覆盖建档”,变信息零散采集为全面采集,变侧重信息资料采集为综合调查采集,变单纯纸质档案为纸质、电子档案并行;二是要将客户档案与信贷业务系统相链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三是要结合外围调查了解和贷后检查结果,对原有客户档案进行及时更新;四是要与公安、医保、社保、村委、企管部门进行信息核对,并及时调整充实客户信息资料;五是要实行客户年度等级评定制度,分年度对客户进行等级评定;六是要实行授信客户年检制度,为客户分类维护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