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资金对农村的注入,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不会以农民是否受益为流动方向。很多地政府热衷于引导资本下乡,是看中其给财政带来的收益,而资本的投入者看中的则是下乡资本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两者的目的性决定了缺少农民主导参与的下乡资本可能会置农民利益于不顾。因此在欢迎资本下乡的同时,广大农民也应对其保持理性,对“侵农”的下乡资本应有警惕性,并坚决抵制。
近日,《半月谈》报道称,很多地方出现“下乡资本”侵农现象。大致有几种:外来资金在村里办工业,低价占用村里矿产资源,而农民无法享受到资源利用带来的收益,甚至不能在工厂打工;外来资本联合当地政府占用耕地建设新农村,再把房子高价卖给失地农民;下乡资本在农村建设高档别墅, 开发观光、休闲度假项目,农民却只能远观这些在自己耕地上建起来的别墅。
长期以来,农村资本的匮乏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难题,为此,很多地方政府用各种办法来吸引资本流向农村。然而事实证明,资本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多地方,资本的进入为当地农村带来漂亮的现代化建筑,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却成为现代农村的“旁观者”。
地方政府热衷于引导资本进入农村,但是在资本的使用目的上却不一定与农民利益一致,是造成“下乡资本”侵农的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吸引资本往往是热衷于政绩,希望资本下乡搞现代农业,从而获得政绩,同时希望获得更多地方财政收入。这就出现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与农争利。《半月谈》报道称,在河南省封丘县黄陵镇黄陵村,上级要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需要占用村里一部分耕地。村干部拿不出占地手续,却要马上把地里正在长的庄稼推掉,村民们觉得情况不对,拦着不让施工。面对村民反对,乡村干部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上级要求、告到天边也不怕为由,对村民进行威胁。最终,建成了漂亮而与农民无关的现代化社区。
此外,农民与资本谈判中,双方实力的不对等也是造成资本侵农的原因。由于缺乏规模化生产,资本在进入农村时,通常会与小农户对接,而分散的小农户与强大的资本谈判时处于弱势,通常由政府或村委会代表农民出面,农民利益就很难保障。2010年,1月6日下午,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三五乡军屯村,发生一起村民阻拦采石场运输石头出山,采石场的老板便纠集一百多名打手,拿着砂枪和大砍刀袭击村民的事情。冲突发生的原因在于这个采石场签合同时非常草率,就是矿老板请几个村民小组长吃了一顿饭,每人给了200元钱的红包,就把合同签了,而且价格太低,每年才给村里几千块钱,又不愿用本村的人到矿上干活,都是从福建等地招来的工人。这么好的资源,矿老板赚得盆满钵满,村民们却不能分到多少利益。没有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强势谈判代表,下乡资本成为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源薮。
没有资本,农民难以致富,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不会主动让利于民。所以农民在与资本牵手时一定要谨慎,对只能解决“一农”问题的资本要提高警惕。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终究还要靠一个完全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来与资本谈判和抗衡,发展规范、高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合作社与资本对接是可以选择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