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下称“富士”),这家把“胶片”写在公司名字里的老牌日企,正在将胶片业务逐渐边缘化。
胶片业日薄西山,富士已经进行了两轮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能变身为一个“综合信息技术公司”,把重点放在医疗健康领域。化妆品和保健品,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今年76岁的富士,第二轮转型仍未结束。这艘庞大的财富五百强巨舰,将如何转身?
化妆品新兵
“富士出品”的化妆品(Astalift和Nanotilt系列),令普通消费者颇感诧异。而在长期关注日资企业、从事咨询业的人士看来并不奇怪。胶片技术和化妆品技术,存在共通之处,富士的竞争对手之一索尼也有一个自己的化妆品品牌。
富士对外事务高级经理史咏华表示,对于在中国卖化妆品,富士正在筹备。富士2006年在日本自行创立了这些品牌,销售情况尚好。
早些时候的预测是,富士2008年保健品和化妆品销售额达到100亿日元,在化妆品行业,这个成绩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品牌。对于年销售总额数百亿美元的富士来说,远未成气候。
化妆品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往往耗时5到10年。虽然净利率能达到20%到25%,但规模很难上去。中国市场上化妆品牌扎堆、竞争激烈。对于忙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富士来说,化妆品难当重任。
有消息称,富士将选择淘宝网作为销售渠道。而淘宝商城的负责人颜乔对此感到意外,他表示还没有听到业务部门反馈与富士的合作。一些化妆品品牌已经在淘宝商城开店,但开店方以化妆品经销商为主,企业自行经营的不多。
转型数码的一波三折
进军化妆品,只是富士大规模转型的冰山一角。最近的十几年间,富士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变革就是从胶片领域转向数码相机,期间波折颇多。
1998年,柯达通过“九八协议”,破天荒地在中国实现了“全行业收购”,统治了中国整个感光材料行业。接下来3年,其他外资都无法进入中国开设合资公司。富士因此遭受重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得不依赖进口,忍受高额关税,市场份额从最高点的70%跌落下来。
但富士也因祸得福,被迫转向当时还处在婴儿期的数码相机领域。史咏华透露,富士在1997年就推出了第一台民用数码相机,在随后的几个数码相机发展的关键节点,富士都依靠技术走在了前面,包括最近的3D数码相机。
史咏华表示,比起佳能、索尼、尼康,富士的优势不在品牌宣传上,而是在技术上。
然而富士还是“赶了个晚集”。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数码相机的发展历史不过十几年,佳能、索尼、尼康、三星等少数品牌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梯队,“是近两三年的事情”。第一梯队在市场上争分夺秒打基础、扩大销售的时候,富士却表现出对中国市场了解不足、适应能力不够的情况,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设没能抓住机会。目前富士在数码相机领域处在二三梯队的位置。
中国电子商会预测,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有望在2010年达到1000万台。陆刃波透露,这一行业仍然是高利润行业,毛利率可达50%以上。同时由于价格不透明,一旦企业取得技术突破,成本就会大幅下降。富士要挤进第一梯队,困难重重。
第二轮结构改造
从胶片转做数码相机、试水化妆品,富士10余年间一直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曾经带来辉煌的胶片事业,一度成为转型的负担。
2004年到2006年,富士终于下决心大幅收缩彩色胶卷业务,这也正是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格局开始形成之时。
“原来彩色胶卷占的比重过大,市场的缩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史咏华说。
2006年,富士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削减影像解决方案部门员工5000人,并将数码相机的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而早在2005年,富士在苏州的工厂就已取代日本仙台工厂成为富士全球第一大数码相机生产基地。
到了2008年至2009财年,富士开始了第二轮结构改造。兜兜转转之后,富士开始将“医疗健康”确定为自己的未来业务重点。这一抉择,也是对富士在胶片领域经验的最大化利用。对于富士的转型,富士中国总裁横田孝二曾对外表示,富士不会选择不熟悉的领域,如房地产这样的领域做多元化。
由于富士胶片早早被应用于X光诊断中,富士在医疗领域的深入顺理成章。
富士胶片目前分为三大事业领域:影像事业、信息事业和文件处理事业。据史咏华透露,在全球范围内,这三大产品业务群的规模比例约为2:4:4。
一份富士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到2008四个财年,影像事业的销售额逐年萎缩,从7430亿日元降至5471亿日元;而以医疗为主的信息事业,从7686亿日元逐年递增至11081亿日元。
今天的富士在医疗健康领域走下去,将频繁地遇到GE、飞利浦这样的跨国巨头。
(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