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7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琬砂阁主:姜新伟


姜新伟
  龙凤呈祥壶。
图1
图2

  姜新伟,助理工艺师,江苏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特聘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著名青年陶艺家。 1977年生于蜀山制壶世家,1993年进入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师从工艺美术师李群,刻苦学习制壶技术,十多年来,深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夫妇的悉心传授,制壶功底扎实,技艺严谨。学艺期间,先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江苏省轻工业技术学校美术系进修。2006年又考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研究。从陶艺理论上得到了灌输和提高,受益非浅。作品继承传统,注重光素器型,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和谐,擅长全手工制作。壶友赠雅号“石瓢王子”。2000年创办“琬砂阁”个人陶艺工作室,并由李昌鸿大师亲笔提名。

得意佳作

  据姜新伟介绍,龙凤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标志,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装饰形象。它代代相传,又代代演变和发展,在历代文学家、艺术家千锤百炼地辛勤耕耘下逐步完美,又以强烈的民族风格陶冶着人们,受到人们普遍而持久的欢迎。

  鉴于此,作为龙的传人、紫砂创业的艺人,姜新伟遂萌发创作龙凤题材的茶壶,旨在尽情抒发自己的心怀,用自己炽热的情感赋予龙凤新的精神,使作品具有代表性、创作超于自然的艺术美,进而使得龙凤的形象充分、具体,完善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千百年来,人们将男女幸福结合的喜事称为“龙凤呈祥”。姜新伟所制作的“龙凤呈祥”壶,原料选用纯正的原矿泥(四号井底槽清),壶身造型为扁圆形,寓意圆满;嵌盖,则使视觉效果突出;壶嘴设计成姿态优雅的风凰形状,壶把设计成蟠曲自如的龙形,壶钮装饰为祥云图案。组成龙凤躯体的线条,既刚健挺拔,又婀娜柔和;宛转自如,连贯流动,加上飞动的云朵,形成“云龙出水”、“蛟龙吐雾”的装饰意趣画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可以想象:世上恩爱伉俪或者与龙凤有关生肖的人,一旦拥有这把温婉可人的“龙凤呈祥”壶时,日久撕舞,自有一番别样的情结。   

            (长  羽)

  (图1、图2)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下大上小呈三角形的石瓢形,周身皆以圆弧线条构成,嘴、把的处处衔接自然流畅,线条利落明确,起承转合交待清楚。下以三圆足支起全身,使壶显得挺括有神,沉静而深意隽永。

    所获荣誉

      1997年10月被编入《当代紫砂陶艺名家集》。

  1999年,作品《神鼋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北京举办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周年研讨会 ”中荣获一等奖。

  2000年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祥韵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1年,作品《千禧龙鼎壶》入编《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作品集》,同年10月该作品获得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奖。

  2002年,入编《宜兴人》和《紫泥入金》书籍 。

  2003年,入编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出版的《当代中国紫砂图典》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集锦《陶苑掇英集》。作品《泉玉壶》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银奖。 

  2004年,入编上海工艺美术出版社的《紫砂中青年英才集》。作品《乳鼎》义捐宜兴慈善会,参加“陶都真爱 慈善之光”活动。

  2006年,《圆尊壶》荣获2006年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砂海撷英》一书。 

  2007年,赴南京参加“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并接受记者独家采访,刊登于《无锡日报》;参加手工制陶技能大赛,全手工作品《子冶石瓢》荣获优秀奖。 

  2008年2月入编《中国陶瓷艺术名人集》一书。

  2009年《匏尊壶》被宜兴市博物馆收藏。

  (本栏目图片均由北京紫艺经贸有限公司提供  李马成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