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7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紫砂门”事件呼吁行业标准出台

伍 悦

  自从央视曝光美的生活电器紫砂煲生产内幕,“紫砂”一词弄得人心惶惶。作为茶文化的一个象征,紫砂器与饮茶之风的兴盛一荣俱荣。“紫砂门”的出现,使得如何保护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资源和产品的问题发人深思。

  紫砂是茶文化的一个载体。明代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再次在宜兴士大夫中兴盛,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应运而生,成为茶文化的标志。据《宜兴县志》记载:明代陶都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制壶巨匠供春,他从金沙寺僧处学到制壶技艺,被尊为“陶壶鼻祖”。明清以后,紫砂壶已成为茶文化的象征,儒家学术、道教思想、佛教文化这些影响中国的传统元素都浸泡在其中。

  也正因此,宜兴紫砂壶一直是收藏家的最爱,享誉海内外,相应地,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喜爱,也给紫砂业的兴旺添加了一把火。据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统计,当地紫砂从业人员自1985年以来增加了5倍以上。近5年来,陶业销售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条80亿元的产业链。丁蜀、大浦等镇到处是“家家捶泥,户户业陶”的兴旺景象,陶工人数多达10万之众。在火爆的形势中,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成为难以避免的弊病。例如名家壶代工现象屡见不鲜,商品壶业者众多,搅浑了整个行业,坊间还有猜测认为紫砂矿已断货、国内市场60%以上都不是正宗紫砂。

  “紫砂门”出现后,大量商品壶批发市场关门歇业,从业者人人自危,在当地陶瓷城,许多商家在听闻政府整顿后,纷纷选择停业避祸。很多地区的经销商都退了订单,生意明显下滑,超市零售环节也出现了下架潮。与此同时,紫砂行业仍迟迟没有等来把关标准。

专家释疑

  看完央视节目,很对消费者心存疑问,对紫砂陶瓷内锅表里不一,是否存在造假,是否有损健康?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顾问黄振豪高级工程师为大家解开谜团。

  问题1:是不是只有宜兴才有紫砂?

  据华东地质学院等多个机构调查,在江西、山西、宁夏、福建、内蒙古等地都有紫砂矿物。潮州紫砂煲的用料由本地和江西等地调入,依立紫砂煲的紫砂制品就大量采用江西的紫砂矿物进行生产,九阳的紫砂煲采用潮州紫砂陶土,苏泊尔也是采用潮州紫砂陶土,美的紫砂煲除了采用潮州紫砂陶土外,还采用了湘西怀化的紫砂陶土。

  问题2:制造过程加入铁红等原料是否作假?

  紫砂原料本身的含铁量很高,做成紫砂胎体的原料中不需加铁质,只有在用于配制化妆土装饰料时,可能会根据需要少量地加入。陶瓷的瓷釉中经常加入着色材料(如铁、氧化钴等)。瓷釉层和装饰土层都很薄,不能取替胎体的材质,好像人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不能说某某人作假,女人化妆后,称为女人作假吗?她照样还是女人。

  问题3:何为表里不一,是不是做假?

  陶瓷中的绝大多数是表里不一。瓷釉、化妆土层与胎体成分不同,看起来颜色会不一致,这与水果的皮与果肉不一样同种道理。在制造胎体的普通泥料中(并非化妆土)加入铁,使胎体产生红色的效果,而且把产品称为紫砂,可视为作假,在化妆土中加入铁质的不叫作假。

  问题4:加入化工原料是否有毒?

  把化工原料加入在食品中,可能有毒。陶瓷中加入化工原料,这些原料与其他矿物一起已经过高温烧成之后,形成一种结晶物(陶瓷),这种结晶物的化学稳定性很好。化工原料经过陶瓷制品的高温烧成之后产生质变,属于化学变化,有些物质在烧成过程被分解并挥发,留下来的成为结晶物。有毒或被溶出的几率很小,特别是经过高温烧成之后更明显。陶瓷与玻璃都是经过高温烧成或熔炼,其制品在使用卫生方面相对金属、塑料好。是否有毒的判定应依据该类产品的有害金属的溶出量限量指标规定,如日用陶瓷的GB12651标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