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生产面临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发扬‘亮剑’精神,攻坚克难,直面挑战,就一定能够完成产量任务!”这是河南油田井楼油矿领导向油矿干部职工发出的动员令、吹响的冲锋号。
井楼油矿今年的原油产量任务为31万吨,面临后备资源短缺,地层情况错综复杂等困难。今年以来,该矿原油生产形势一直不容乐观。面对生产中的不利因素,该矿树立“吨油必争”的理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紧紧咬住产量不放松,传递压力,鼓舞士气,干部职工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到夺油上产中,奋力冲刺,最终实现了产量“硬过半”。
雨夜,补穿孔刻不容缓
6月7日17时,阴雨绵绵。该矿采油五队J306井场,队长赵绍国现场指挥,职工忙着挖被注汽压力刺穿的管线,调试掺水扫线。雨水夹杂着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淌。
“兄弟们,再加把劲儿,天一黑就不好干活了。”队长赵绍国说着,抢过一把铁锹,毫不犹豫地跳到进泥坑,用力地挖了起来。
“管线要补好,生产不能停。倒好流程,放空后再生产。”井楼油矿副矿长王登辉得知情况后,不顾一天的疲惫赶到现场指挥施工。
抽油机开抽后,原油顺着放空管线汩汩流进污油池。“人多力量大,俺们帮你们干一会活。”看到大伙冒雨挖穿孔,采油九队副队长张建华带领两名职工背着铁锹赶来助战。经过一番奋战,管线逐渐显露出来。电焊工丁继伟敲了敲管线,摇摇头说:“管线腐蚀严重,需要更换。”大家刚放松下来的心又吊了起来。
“小周、小张,你们家住的远,先回吧。”队长赵绍国对13号计量站家住比较远的两名职工说。
“活还没干完,俺们咋能回呢。”职工张建军坚决地说。
“那好吧,大家再加把油,争取早一点结束战斗。”党支部书记李智勇看拗不过张建军,鼓舞大伙士气。
天色黯淡下来,雨也越下越大,大伙身上早已被雨水淋透,也顾不上吃饭,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在夜光灯照射下,施工现场焊花四溅,抬管线、紧卡箍、清污水,现场紧张而有序。
21时10分,管线恢复正常工作。淅沥细雨中,大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会心地露出了微笑。
中午,抢投新井打破寂静
5月22日,星期六。
虽然只是初夏时分,气温也只有32摄氏度,但正值中午,骄阳高照,空气中没有一丝风。除了远处钻机的轰鸣声外,四周一片寂静,仿佛连小鸟和昆虫们也要过一过这个法定的休息日。
忽然,一声嘶哑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整个寂静。“慢一点,注意安全!”井楼油矿采油九队队长魏建立的声音在田野里震荡。
原来,采油九队的L平6井原计划6月底投产,为了早日拿到产量,缓解紧张的产量形势,星期六一大早,队上的干部和维修班职工就来到L平6井帮助电气队铺设电缆。
L平6井距离接电处并不算远,但是却要穿越河沟,难度极大。魏建立和维修班几名职工二话不说,扛起电缆就走。
高的地方,他们爬过去,遇到河沟,他们就趟过去。
随着电缆的延伸,铺设电缆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了。除此之外,炎热的天气也给工作增加了难度,职工们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看到大伙这么辛苦,魏建立有些心疼,招呼大伙儿坐下来歇一会儿。可大家心里只想着快点干活,让油井尽快投产。
中午1点钟的时候,电缆铺设完毕,接电,试抽,开抽。
看着L平6井的抽油机欢快地运转起来的时候,大伙儿这时候才感觉到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一个瘫软在地。
凌晨,一场误会一片情
6月7日凌晨2时30分,一道灯光划破了黑暗的夜空。井楼油田零区一辆客货车从B110井行至公路时,路边地沟里突然跃出6位手持警棒和矿灯的护厂队员,拦住了客货车的去向。
只见车门打开,车内坐的原来是采油一队值班干部杨学峰。护厂队带队干部李爱国先是一愣,紧接着问:“杨队长,这么晚了,你们忙什么呢?”
“B110井电路出现故障,昨天晚上10时停抽了。这口井日产油5吨以上,是咱矿的‘功臣井’。 为了不耽误油井生产,俺们就连夜更换电机,刚刚才算收工。”杨学峰喘着气说。
“就你们两个人?”李爱国关切地问道。
“还有我呢。”值班车司机王峰笑着说。
“那刚才在注水站往外抬电机的也是你们啊?”李爱国惊奇地问道。
“是啊,还有站上的值班人员。”杨学峰补充道。
“哈哈,误会了。我们巡逻队员听到有铁器的敲击时,再加上时亮时停的灯光,还以为是不法分子在偷盗设备呢,在零区的各个出口都设了卡。你们可真是辛苦啊!”李爱国感叹地说。
“现在正是夺油的大好时光,我们尽最大努力,能让油井早一秒生产是一秒。”杨学峰说出心里话。
“对了,如果下次人员不够,给兄弟们说一声。我们的队员虽不懂生产,抬个电机应该没问题。”李爱国真切地说。
“你们也够辛苦的,冒着蚊叮虫咬巡逻、埋伏,维护油区治安,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支持。”杨学峰感激地说。
“那你们赶紧回去吧,我们去楼八区巡逻了。”李爱国说罢,两队人马分头走了。
(谢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