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1+1》报道,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6万人,比去年减少74万人,是高考考生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考生人数大幅下降,适龄人口的减少是主因,但另一个现象不能忽视,那就是很多考生的主动放弃。
考生人数下降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导致了人数下降。适龄人口的减少导致考生减少未见得是坏事,这是国家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国人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的结果,从某种意上说,这是一种进步。而考生的主动放弃高考,无疑值得探究,央视的节目表明,选择出国接受教育,占了弃考生中的一部分。
出国接受教育而主动弃考,其间倒是可以看出一些让人乐观的东西。出国留学需要不菲的费用,考生能做这种选择,说明其家庭经济实力不弱,做这种选择的人越多,说明富裕家庭越多,说明国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做这种选择,也说明考生的视野眼界更宽了,追求更高了,这是好事。然而,应该看到,出国留学只是考生弃考的原因之一,很多考生弃考,无疑是一种出于无奈的被动选择。
例如,付不起昂贵的学费。现在普通大学一年5000元左右学费,加上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和保险费等,平均一个大学生一年个人承担的高等教育投资,最低也超1万元。别以为这是小事,在农村,这可能是农民年收入的全部。有人做过测算,中国大学四年学费相当于有些农民家庭不吃不喝41年的劳动所得。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还有很多收入很低的城市工薪阶层特别是下岗职工,子女上学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压力。不少年轻人在上学时欠下高额贷款,工作后背上沉重生活负但,不得不从事承受不了的艰苦工作,影响身心健康,甚至思想崩溃走上绝途。在这种前提下,上不上大学自然成为很多家庭要权衡的事。
例如,对上学后的前途十分悲观。大学教育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后回报。一是毕业生平均工资低。一份《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大学生本科生平均签约薪资为2007元,低于全国平均工资;而且,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有逐年降低趋势,有报告显示, 2009年不同城市的毕业生起薪点与2008年相比有降:上海的毕业生起薪平均值为2691元,下降了9.73%;北京的毕业生起薪平均值为2655元,下降了7.56%;深圳的毕业生起薪平均值为2575元,下降了5.2%。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调查显示,到年底,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总体满意度只有38%。近些年,“读书无用”的声音越来越大,自愿放弃上大学的人在增加。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媒体调查表明,毕业后就业难、收入低,是很多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原因。
被动放弃高考,其背后是很多人的辛酸和无奈。而这一现象,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都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层级流动的一个基本手段,承担着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功能,如果说很多人主动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教育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让人深忧的社会问题。关注考生放弃高考的原因,如果只强调出国留学的影响,看起来让人心里亮堂,但是忽略了更重要、更值得深思的原因。而对考生弃考原因的“喜”与“忧”全面考虑,无疑有助于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社会采取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