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太多的利益需要调整,太多的诉求需要表达;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种文化在交融,多种思想在碰撞; 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人都有主张,个个都想呼吁……
时代特点,成就了时评这种新的文体繁荣。时下,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互联网,都要在时评上争特色、抢高度、争深刻,都不敢忽略这块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合作时报的时评版诞生了。
随着时评的不断繁荣,社会对时评的研究和争论也逐渐增多。关于时评版如何办,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时评应承担启蒙和教化功能,应由专家来写;另一种认为,时评应为公民表达利益和意见提供机会,应是普通公民发言。
随着时评的普及,时评版也在行业报陆续出现,而行业报的时评版操作,实在是两难的事。只关注本行业问题,容易陷入内容单一,观点雷同;而关注广泛的社会领域,又会被指责为脱离行业的特点。
那么,本报评论版该如何办?
毫无疑问,我们将高唱主旋律,关注供销合作社和合作经济,对该领域的事件、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也会对“三农”问题保持密切关注。毕竟,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服务宗旨,合作经济也以“三农”为大舞台。本报的读者,除了供销合作社人,也有农民和农业经济的各种主体。
我们也会对时政、财经、社会问题保持适度关注。毕竟,读者除了是工作人,也是生活人,他们除了关心工作,也会关心社会广泛的生活。
我们期望专家学者在这里进行专业解读,也欢迎其他作者在这里发表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