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詹罗九虽然年逾七旬,他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从事了40年的茶学教育工作,讲授制茶学、茶叶检验、茶叶经营管理等课程。2000年退休后,他仍然奋战在茶叶生产一线从事名茶开发和茶叶经济研究工作,他一直关注、关心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日前,本报记者就中国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记者:您一直强调解读中国茶叶经济要“离茶言茶”,不能“在茶言茶”,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
詹教授:说茶叶经济也好,茶文化也好,应从地域、国家乃至全球的视角来观察和解读,不能“坐井观天” ,要“居高临下” 、“以全求偏”,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出中国茶叶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背景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记者:那么,从全国乃至全球的背景来说,中国茶叶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詹罗九:茶叶经济已经“边缘化”了。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5353万亿人民币,而茶叶产值估计不会超出1000亿人民币;2009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12071亿美元,而茶叶出口总额刚刚突破7万美元。茶叶这两项指标的权重都下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与改革开放前、建国前、19世纪中后期相比,茶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边缘化了。
记者:但是,在全国许多重点茶区,茶叶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发展茶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詹教授:茶叶经济“边缘化”,是中国从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茶叶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仅“边缘化”了,而且有萎缩的趋势。如果出口企业不能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大宗茶利润的大头仍将落入洋商和进口国政府的口袋,精制茶厂、茶叶公司只能赚点小钱,茶农流汗只是谋生的无奈。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劳动与资本分配比例变化,茶叶生产成本上升,大宗茶生产将无利可图。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我估计最多二三十年中国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日本、中国台湾巳经先走了一步,中国大陆必将步其后尘。现在很多产茶县,茶鲜叶市价降到每斤5元,采茶工就回家了,因为种茶农户扣除釆茶成本已无利可图。但是内销茶市场不会萎缩,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内销茶价格也将稳步上升。13亿人口的大市场,近些年茶叶消费仍处于増长势态。如果人均年消费量从目前的0.6公斤增加到1公斤,就是130万吨。这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名优茶,就总产值而言,茶叶出口的总值也就无足轻重了。经营大宗茶出口的企业,必须要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至于名优茶出口,近期内不可能有大幅的增长,其深层次原因是消费文化的认同问题。中国人离不开茶,中华消费文化的未来不可能没有茶,茶叶经济的亮点是“内销”。
记者:既然内销市场是茶叶经济的亮点,你看目前内销市场的状况如何?
詹教授:在我看来,理想的茶叶市场应该是完全竞争的。从目前茶叶市场实际状况说,还是较好的,价格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完善的国内统一的大市场还没有形成。
记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詹教授:核心问题一是政府,二是企业。政府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二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权力寻租。关于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具体表现在产品标准和各类五花八门的认证两个方面。利用产品标准的制订权,企图实现垄断经营。近30年来,各地生产了大量的仿龙井、仿碧螺春制法的优质茶,在市场上多叫龙井、碧螺春,可多年来产区却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工艺规范。在我看来很不正常,究其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作梗。如制订一套以制法为划分标准(不分产地、茶树品种)的毛峰茶、毛尖茶、长炒青茶、圆炒青茶、龙井茶、碧螺春茶、普洱茶等的产品标准。现在每年春节过后,就陆续有川、黔生产的仿龙井、仿碧螺春“空降”苏、浙、沪茶市,或者是浙江茶贩进入安徽歙县收购鲜叶运回去制龙井茶,歙县的“顶谷大方”在市场上叫“龙井”卖,已是公开的秘密。由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平原和山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近些年茶叶生产向中西部、山区转移的趋势十分显著,其动力是比较效益优势。但由于产品标准的“障碍”,却形成了川黔茶农为江浙沪茶商打工的局面,影响了产业转移和比较效益优势的发挥。
记者:怎样理解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权力寻租?
詹教授:今年2月9日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说明食品安全已列入民生大事,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这几年茶叶食品安全状况尚好,可不等于没有潜在危机。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的认证多是一种“宣誓性行动”,进入市场的茶品,大多冠以“无公害”、“绿色” 、“有机” 、“QS”…… ,认证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忽悠了消费者,争得某项认证权力政府部门乐此不疲,即是为了寻租。过去我也把“与国际接轨” 当口头禅,其实外国的月亮也不都是圆的。就拿QS来说吧,在国外实施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QS在中国只是一种宣誓式行动),否则“从家庭农场直到消费者厨房” 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就难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与CSA类似的“开心农场”原本为流行于网络的游戏,2010年正以新兴的蔬菜种植业形式出现在我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日中国之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我倒有个设想,把强制性QS改为推荐性QS,鼓励有规模的和素质好的企业实施QS认证,并在加强持续监管的基础上,以政府部门的权力、威信向消费者推荐QS茶品,以推动茶叶安全生产,推动茶行业“优币驱逐劣币”。以上说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此外,企业的自律也很关键。
记者:内销市场中各茶类的前景如何?
詹教授:绿茶依旧是中国茶类的“核心”,在中国茶叶134万吨的产量中,绿茶占了100万吨左右。此外,边销茶和普洱茶产量分别为6万吨和7万吨,2008年之后基本上不再增长。受国内与国际茶叶市场行情的影响,红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达到了7.5万吨,今后红茶的产量还将继续增长。随着福建武夷山以及周边主要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乌龙茶种植面积,乌龙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6万吨,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今后还将继续增长。白茶是中国的独有茶类,也是后起之秀,历史上一直以出口为主,近年来在内销市场上非常畅销,也是发展潜力较大的一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