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36条”力促资本涌入流通业

本刊记者 陈岳峰

     多年来,商贸流通行业最需要的并非放开民资准入,恰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与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存在着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或“弹簧门”问题一样,商贸流通领域虽然不限制民资进入,一些针对民资或是针对整个行业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或“软门槛”现象依然突出。

 

  民间资本期盼已久的“新36条”一出台,众人都将眼光聚焦到允许进入的市政公用事业以及石油、电信、航空、核电、铁路等垄断行业上时,零售业界仍然发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的内容。

  对于“新36条”中鼓励民资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的规定,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育林认为,从内容上看,比较国务院和商务部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本身并没有新意,而对民资更重要的也是放开垄断行业。但国务院此次将商贸流通专门列入其中,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对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商贸流通”首占一席

  值得一提的是,商贸流通是“新36条”新增加的鼓励和引导民资进入的领域,在5年前的“非公36条”中虽早已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但商贸流通并未提及。

  “新36条”第六条第19款规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支持民营批发、零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为民营物流企业承接传统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业务外包创造条件,支持中小型民营商贸流通企业协作发展共同配送。

  此外,该条规定还指出,要加快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物流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促进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搭建便捷高效的融资平台,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

  这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商贸流通将迎来发展“第二春”的利好,在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宋则看来,却没有太大必要。他表示,虽然目前全社会8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允许民资进入的只有41个。但与那些行业不同,“商贸流通业早就对民营资本放开。”

  宋则的观点也得到了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的认同,“这能发挥什么具体作用?”他说:“只要不限制就是最好的鼓励。民资在商贸流通一直可以来去自由,不像在某些特殊行业。”

  老调新弹 助力发展

  “新36条”强调指出,政府须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事实上,多年来,商贸流通行业最需要的并非放开民资准入,恰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与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存在着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或“弹簧门”问题一样,商贸流通领域虽然不限制民资进入,一些针对民资或是针对整个行业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或“软门槛”现象依然突出。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称,这一“强调”虽然是老调重弹,但商贸流通领域位列其中,也意味着为这个行业“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是政府极其重视的。

  “新36条”中有商贸流通的一席之地,在民营零售企业代表之一物美集团看来,表明国家对民营零售企业的高度认可,“国务院表示,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物美集团品牌总监富宇称,这意味着民营企业今后可进一步减少政策上的风险,同时国家也支持民族商业企业迅速壮大以抗衡外资零售巨头。

  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其发展的速度。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仍没得到根本性解决。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难度大,银行信贷仍是融资主渠道;在银行信贷中,银行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而这一现象在商贸流通领域也尤为突出。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更关注这一问题。他表示,“新36条”中还“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他也注意到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日前强调称“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即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这既是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范围的重要方面,又是有效解决民间投资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这表明中小流通企业融资难的境地会有所改善。”他进一步建议,如果国家放开零售资本、金融的结合将会更好,一是零售商可以合理合法地投资金融,同时对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更是一个大的贡献。

  

  鼓励不如履责

  其实,无论是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200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都针对解决商贸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方面有明确的规定。

  而商务部5月刚刚发布的“2010年商务工作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一个重点就是研究制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参股、“走出去”等方面的政策,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或集团。提高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占有率,支持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形成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对此,张育林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件中一再强调,而在于各部门和各地府政府对相关政策的早日落实,“新36条”出台后面临的问题也在于此。

  所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就建议,对商贸流通领域而言,与其“鼓励”,不如政府更好地履行好责任,比如在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商业网点规划、农产品流通税收、各地对外来民营企业设置的种种“壁垒”等问题上,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并明确解决时间,就足以让这个行业更加充满生命力。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以前的政策落实,在规范市场秩序上真正下功夫。”陈立平表示:“说到底,这不是一个国资和民资的问题,而是商贸流通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享受公平待遇的问题。”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言称,商贸流通领域的民资较为游散,需要有类似股权投资基金这样的组织来将这些资金进行集合,然后有的放矢地投资,而目前这一行业,无论是资本还是企业,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既亟需积累经验,也更真正需要得到政府的‘鼓励’和‘引导’。”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