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18个月来新高。统计局称,CPI涨幅的扩大是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这一上涨水平目前来看还比较温和。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食品价格的“高烧”主要受到蔬菜和鲜果价格的推动。今年开春后,多年不遇的“倒春寒”极大的影响了蔬菜的生产,再加之西南大旱等因素,中国蔬菜价格一反常态地节节攀升。
CPI 3%的涨幅眼下被当作通胀是否来临的一道“红线”。从数据上看,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一路回升,但到今年4月份CPI同比涨幅2.8%,仍在红线范围之内。因此,对于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的判断是“总体上基本稳定”。民众对于通胀的感受,显然没有这么“稳定”。央行最近对中国银行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储户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指数高达3.4%,已连续四个季度上升。
在我国的CPI统计框架中,33%的权重是食品。今年2月CPI上涨2.7%,食品上涨6.2%,住房价格上涨3%,这两个加起来占拉动CPI增长1.3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商品中,猪肉价格又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CPI涨幅不仅受食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也具有“猪周期”的特征。
据了解,自2009年12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截至4月7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为每公斤9.68元,主要批发市场二等黄玉米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94元,用来衡量养猪利润的猪粮比价已下降到5∶1,显著低于6∶1的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由于养猪户每出栏一头肉猪亏损达150-200元,部分养猪户已缩减了养殖规模甚至退出。
如果剔除猪肉价格这个最大的“减量”,CPI上涨水平将更高。
这个“如果”显然不仅仅是假设,据商务部监测,截至4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格平均为9.85元/公斤,比上周上涨0.6%。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平均为14.58元/公斤,比上周上涨0.2%。看似微不足道的涨幅正在凸现一个“拐点”:国内猪肉价格持续14周的走低已结束。
有专家表示,上一轮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带来通胀的情况可能重演。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0年《农村绿皮书》预测: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进而带动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4%。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