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三年收入翻番的原动力
亢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相比周围的其他村庄,这里多了几分热闹和关注的目光,经常会有各级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客商来这里考察、指导。因为彩虹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新品种、新科技示范园基地就建在这里。
种植葡萄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刘王生就是这个村里一位普通村民,如今他种着10亩红提葡萄,每亩每年可以为他带来6000元的收入,而三年前一亩只能有3000元的收入。能有这些变化,是缘于三年前他加入了彩虹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他说:“看到合作社示范园区的葡萄质量好,产量又高,就决定要种这些好品种。”而他所在的村里已经有80多户都加入了这个合作社。
记者在合作社采访的当天,尽管天下着大雨,但是北京农学院晁无疾教授关于种植技术的讲座仍吸引了七八十位农民。合作社请晁教授的目的,不只局限于传授种植技术,还要负责在社员中推广新技术。听从晁教授的意见,从2006年起供销社在社员的果园中选择确定了8个优质丰产示范园,全面实施优质安全规范化生产技术,这使得示范园内红地球葡萄12克以上的单果达到85%以上,含糖量达17%以上,最大的单粒重达到16克,平均亩产1500余公斤的示范园达到7个,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了35%,亩收入平均达到8000余元,高的超过万元,这为合作社全面推行优质安全高效种植技术奠定了基础。农民收入增加了,果农看到了希望,发展葡萄生产的信心更进一步提高。
现在,该合作社的葡萄不只在临汾市场销售,借助全国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已经卖到湖北、广东、陕西、河南等地。土门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全龙说:“合作社下一步还将开展温室大棚葡萄栽培,建立储藏冷库,开发观赏盆景葡萄,增加花色品种,实现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确保市场四季新鲜果品供应不断档。”
故事二
从5千元到5万元的加速器
段永奎是山西省新绛县的一位普通菜农,2008年,在别人的劝说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加入了新绛县西行庄立虎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一试他就成了合作社的坚定拥护者,以前种一亩菜能卖5千元,而现在他的一亩菜能卖到5万元。段永奎高兴地说:“我自己已经动员了30多户熟人加入合作社了。”
立虎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山西省唯一获准出口的供港蔬菜基地。社员收入之所以能有如此大幅度的提升,是由于从2009年开始,新绛县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公司绛州绿蔬菜公司在该合作社推广优良蔬菜种苗36万多株,大大提升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在该公司的推广下,合作社接受香港百利高公司供港订单12个品种,采收后,通过绛州绿公司销往东莞供港蔬菜的百利高公司,带动农民增加收入189万元。
新绛县一直就是山西省有名的蔬菜生产大县,西红柿是当地人种得最多的品种,但传统品种的不耐储、不耐运、果形不好、品质不高的缺点逐渐凸显出来。2007年,绛州绿蔬菜公司几经考察,与青岛一家种子公司建立联系,在全县范围内引进了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20多个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将新品种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公司举办了新绛县农民科技节,欢迎全县农民前来参观。邓东升介绍说:“以辣椒为例,使用以前的种子,每亩地能收8000斤辣椒,而使用示范园区新品种,每亩产量能达到18000斤,而且这种辣椒耐运、耐保存,商品化程度高,每亩能多收入2万多元。”
高建俊是新绛县一位菜农,他的大棚里已经在种植新的西红柿。他说:“我也是听别人说这个种子特别好,就不用以前的种子了,以前,一亩地一年就种一茬西红柿,能卖7000多块钱,现在我也建了大棚,一年种不止一茬,一茬就能卖1万多元。”
编后
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求新的农民增收途径,创新农业经济运行体制,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山西的两个合作社在助农增收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让我们对合作社在助农增收方面的现实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促进从事这一产业的农民长期稳定经营,有利于发展一批当地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模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向。新绛县立虎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可以见证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因此,也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补充和完善,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
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稳定农业生产关系,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