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定顺
整 理:本报记者 陈英华
最近,我们合作社与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花)共同研制的新产品——王浆蜂蜜膏,正式上市销售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合作社,能与知名企业深入开展合作,我感到非常荣幸。
为什么合作社能得到“百花”的认同?我想,这与合作社办深加工生产是分不开的。
成为“百花”的供蜜基地
2004年的4月,依托密云优质的自然环境,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由于实行统一购买蜂药、蜂箱等生产资料,统一开展养蜂技术培训等举措,所产蜂蜜品质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高于“百花”对原料的要求。半年后,我们合作社首次为“百花”提供了20吨原料蜜,当年共供给70余吨,市场表现很好。
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百花”主动向我表示,他们十分看好合作社在技术培训和统一标准化管理下生产的蜂蜜,加工后的产品品质非常好,打算与我们继续合作,收购更多蜂蜜。并承诺按每吨高于市场价200元的价格收购原料蜜。
有了销路,合作社规模也迅速扩大,产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2005年全年销售蜂蜜320吨,摇身变成了“百花”的生产基地。
创立自己的品牌蜜
这些年,我一心扑在合作社上,几乎没有时间陪爱人,那年趁着置备年货的工夫陪她逛了回超市,没想到这次购物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当时我一进超市,就鬼使神差地走到蜂产品货架旁,一眼就看到了贴着“百花”商标的产品。我边看边琢磨:瓶中之蜜是自己生产的,只是装了瓶、贴个标、打上签就成别人的了,其售价着实吓了我一跳,竟比合作社的收购价高出了3倍多。那一刻我心情难以平静,这事儿对我的触动极大。辛辛苦苦生产的蜂蜜,大部分收入却给人家了。作为一社之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很快意识到拥有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开展产品深加工是必然途径,因为只有这样,社员们获益才会更多。
在2007年召开的社员代表大会上,我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想听听社员们的看法,没想到大家的意见居然非常一致,大家认为,搞深加工、创自主品牌才是合作社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很快,2007年的春节刚过,我便准备好申报材料,顺利抢注了“花彤”牌商标。与此同时,不断与“百花”接洽继续合作发展的事情。从一个合作伙伴转变成竞争对手,这种角色的变化起初令“百花”老总不能接受。
然而让“百花”没有想到的是,合作社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加工厂房就拔地而起,同时还邀请到了有关专家指导建立了产品加工生产线。2007年11月28日,一个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现代化蜂蜜加工生产流水线正式投入运营,为合作社实现快速、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密云县政府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我们办理助农贷款150万元,吸收股金150万元。
此后,我们不仅实现了合作社深加工生产和创品牌,“百花”也看到了合作社的深加工能力,他们还主动将若干个品种的蜂蜜产品让合作社代工,生产线不但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加快了生产线管理和运营的成熟,双方重回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
我算过一笔账,以1吨蜂蜜计算,按照市场价,我们只能得到500元的原料差价;而经过深加工后,收益翻了两番,达到1600元,除去水电和人工等成本,合作社的纯收入为600元,两项合计每吨收入1100元。2010年,“百花”已制定了合作社600吨到800吨生产任务,初步计算毛利润达到108万元。
现在看来,我们与“百花”不但没有成为互相残杀的竞争对手,而是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依存度更高。同时,我们与“百花”之间还共同分析市场需求,开展了新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