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问法师一个问题。刚才尹总是从管理者角度提的问题,我想代表我们员工提一个问题。员工队伍里面的人都比较年轻,大部分都是80后或者是90后,就是因在这个年代,我们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都是很少的,有些对佛感悟这些东西更有距离感,我们应该怎么引导他们呢?我想问问法师。谢谢。
妙华法师:我和你想法不一样,我只想把和尚当好,没想引导别人。我认为现在社会里的人可能每时每刻身上都要带一个GPS给自己定位,如果你定好了位就比较好了。如果你自己定不好位可能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比如你自己对传统文化有较高的领悟和修养,你老是想把这个问题灌输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你自然而然的用你的语言和行动感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来的是水到渠成,你不痛苦别人也不难受。如果你老板着面孔让别人如何如何,那痛苦的是你,别人还不一定接受你的东西。
讲到这里,我感悟最深的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企业文化,都在办国学堂,都在讲传统文化,好是好,但是一定要知道传统文化还有一个落脚点:
第一,读书是为了明理。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一个人活在世间对自己不明白,对社会不明白,对大自然不明白,浑浑噩噩过去一生,你的生命就没有价值。如果通过读书的方法、拜师的方法能够对自己有所明了,这就是一种透明的生命,这就是美丽的。智慧不是给我们带来了多少金钱和地位,而是智慧的本身当下就是美丽的。读书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拿更多的工资。而现在很多人拼命的去读书,把自己读出了近视眼,把自己读成了书呆子,其实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痛苦。你读了十几年书然后给别人去打工,然后挣的那点钱那多辛苦啊。
第二,讲到传统文化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很多人一跳进去就淹死了,其实很简单,“儒释道”三家,大家可以清楚的明白它就是人学,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都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怎么样做人?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显然传统文化的指向是指向一个人,而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人的心。如果人心正了,这个人就正了。如果这个人的人心歪了,这个人就歪了。如果这个人的心里充满了智慧,那么他当下的生活就是有质量的。这个人就是绫罗绸缎穿在身上,每天大鱼大肉有美金有美女,还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如果他本身缺乏生命的内在。人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呢?人的真正的价值在自己内心的一种修养。
当我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大家会说,如果没有房子车子,那能说是美么。其实那是我们价值观的错位,我们并没有觉醒,日子过得那么的烦劳、那么的紧张、那么的劳碌,乃至于连茶的味道都尝不出来。我们不知道什么东西真正是美的。所以说,我认为传统文化并不复杂,就简单到集中到人身上就可以了。学习传统文化就落实到人身上就非常好。当然我知道从学道,从你亲自的去知行合一这个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通常情况下是眼高手低,我们看的很远,想的很明白但是在做的时候往往行为跟不上。没有关系,如果你能做到一分就得到一分的利益,但一定要明确,尽可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如果一个企业家的内心充满了种种烦恼和欲望,而要告诉员工说,你要念佛、要学孔夫子、要学老子,那是不行的,那一定是没有说服力的。现代社会的人看自己看不明白,看别人一看一个准。
主持人:下面还要请教法师,在我们的观念中,禅是很高深的,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而茶很简单,我们随手就可以泡来就喝,如果我们对禅有一定的向往,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泡茶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逐步的引导向禅?
妙华法师: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想一个人在品茶的时候,他保持一种空灵的心境,放下一切尘劳,放下一切的功利心——只有我在品茶。我现在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在喝茶——这时候茶叶的味道就非常的足了,这时候禅和茶就相交了。这并没有那么玄奥,此是其一。其二,尽可能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静到能看清茶的汤色,能够品味茶汤后面的韵味,我想就和禅相交了。再有一个就是让自己放松,尽可能让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和心态完全放松,如果说一会儿手机响,一会儿电脑响,他想着银行的密码忘掉了,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你去做饭,那他肯定喝不知味,那不如像老北京人一样去喝花茶,味浓,出味快,味儿散的也快。如果你想喝功夫茶,要想品到“茶禅一味”,那是比较难的,因为你没有喝茶的心境。其三,是品茶。品茶是在喝茶和吃茶之间,是最高的要求了。要求你要有好茶、好水、好环境还得有一张好嘴,那才能品出好茶的味道。再说品字,本身就三个口,它就不是一个口,茶要分三次品饮,一品得趣、二品得神、三品方才得味。
尹:法师我想问是不是修道的过程中也有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像我们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它解决起来往往跟书本上写的不太一样,是不是要不断的实践积累以后才能得到更好的贯通?
妙华法师:佛教对修行的人有一个要求,叫“解行相应”,简单一点说就是你理解的佛教道理和你的所作所为尽可能要同步,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标准。儒家对待学人的标准叫“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给自己改名为“行之”,他就是希望自己学来的东西与自己领悟的东西“知”和“行”可以统一。他当然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做的非常好。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个人,在社会中他一定是要尽可能的理论结合经验,不断的总结找到事物的规律,把自己要完成的价值观完成的更好才可以,都是一个积累和磨炼的过程。
所谓修行,修就是改正。不断的来矫正自己行动路线,就是修行。修行这个事也不神秘,比如历史上我们曾经交了学费,那么我们今天就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不要再去交学费了,这才是一步步走向文明的标志。如果我们今天在经济上交的学费,明天又在文化上交学费,后天我们又在信仰里交学费,这样就把人类真正的智慧丧失了。我们人类获得智慧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经验,一种是间接经验,间接的经验又有两类,一类是听闻他人的言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另一种方法就是读书。不管是直接的经验还是间接的经验,都要在你的心里贯通。
我们说起经验来,经常说“宝贵经验”,其实经验不完全是宝贵的,因为人类社会的更替和发展中,有时候经验反而成了发展的障碍。按照人文地理来讲,如果你生活在峡谷里你会产生峡谷意识,如果你生活在盆地里你会产生盆地意识,如果你生活在黄土高坡你会产生高坡意识……你站在坡上,放眼一望,四周全是比你低的坡,你会觉得老子是天下第一,站的最高,其实不是这样,因为黄土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比较来说并不高,只是说我们活在这种概念当中。
从某种意义来讲,人的生命和生存的经验来自某种观念。而讲到人的观念的时候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说哲学家吧,大半都不富,哲学家需要脑子很聪明,想的很深远。他为什么不富呢,是因为他想的太远了。老百姓都跟不上他的步伐,所以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如果你晚想半步行不行呢?所以我的经验是你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时候,只能领先半步,永远让他看着你的背影又让他追不上你。这时候你才是最优秀的,如果你跑到没影了,大家就找不找你了。如果你留在大家后面了,大家一定不会跟着你,你是跟着大家的。所以说无论是在哲学、文化、修道各种领域只能领先半步。如果你这个茶馆搞的太高端了,很多人走到门口看,我不敢去了。这么高端的地方可能几千块钱吧,我就不进了。但是你做的非常的低端,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大家又不会进来了,你不符合他的心愿,所以说只能领先半步,一步都不能领先。如果你领先一步可能你在思想、文化、哲学领域会有贡献,但是你进入实体你是会吃亏的。
主持人:海霞老师是搞民间美术的,我们今天这个题目是“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因为我觉得这个美感里面会对智慧、觉悟也会有一些体验,这方面您可不可以也给我们谈一谈?
海霞:刚才谈到的有和无的关系,其实在艺术审美的这个知道境界当中,我们传统文化也有一种至高的境界,音乐也是有一种境界,我们都说“大音希声”——最好的音乐它几乎到了无声天籁,天籁是神来的一种音乐。还有大象无形,最好的这种艺术它是无形的,给你想象充分的空间,这种境界是我们艺术家所追求的境界。但是我们往往拘泥于个性,受固于我们的想象,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可是做一个至真的人,到达一种至纯的境界,这是我们所要穷尽毕生去追求的方向。还有刚才你谈的空,有和无的关系,我们国画里面有的“计白当黑”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效果。虽然空的是没有的,但是它比实有的,比“有”这种笔触还要好,还要美。这种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里强调的审美境界,我想这和佛家的思想境界也是非常接近的。
妙华法师:如果对艺术的评判达到她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到了“得鱼忘筌”达到这个境地的话,几乎就和“道”相通了。什么是道呢?出道。用在花上叫花道,用在剑上叫剑道,用在茶上叫茶道,用在禅上叫禅道,也就是说“道”是相通的。只是说像一个蛋糕一样我们是在不同的领域切了一块,蛋糕的本质却没有变。刚才讲到书画当中“计白当黑”,在禅学里是这样说的:以少少去胜多多去。
古代的禅学家不像哲学家写了几本书说,你拿回去你看吧,你看懂了你就开悟了。他不是这样,他常常就用两三个字。比如说,什么是佛法?“麻三斤”,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我们不了解它的背景。如果一个年轻的学生不断追着她的老师问,什么是“佛法”?这种思维的思辨,这种理论的判断使他恰恰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当下。优秀的禅师就把他的思想打断,你当下最平常的心就是“佛法”最明显的表征,你不要到书里面去找,不要到殿堂里去找,你越找越远。如果我们把这种经验来联系人生,在座的各位就会发现,这种名与利、成功和失败……你越想得到的东西你偏偏得不到,你不想得到的东西你反而得到了。人生很像用一个蒲扇去接鹅毛,你拿蒲扇去追着鹅毛它会越追越远,因为扇子的行动是带着风的,而如果你拿着蒲扇不动,鹅毛反而静静地落在上面。这对我们人生有很多智慧的启发,由于我们很相信自己的意识判断而忘记了对自己生命的回归,我们可能拿着地图去寻找家,结果反而离家越来越远了。有时候不拿地图,仅凭着自己的记忆却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家。我们现在常常被现代文化误导,做“房奴”、“车奴”、“孩奴”……我们之所以活得那么累,是因为即便对于某种东西悟道了,我们还是很不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很少对自己进行反观。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静下心来,应该是很好的精神滋养。
陈柯:法师,听了您的开示收益很多,刚才说了那么多的智慧,说到内心的宁静,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能够每天享受一杯心情宁静的好茶?
妙华法师:传统修道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它涉及到生命和宇宙的方方面面。在诸多修道的文献当中,佛教里有一本叫《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是商务书局一再再版的书。书的内容大概是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长寿,乃至于宁静开悟需要有五个条件:第一步是调节饮食,不能饿着肚子去静坐,也不能吃的太饱;第二步是调睡眠,要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去睡,醒了以后马上去用功办道;第三步是叫调身,我们的腿,正的时候是前后运动的,等你把腿盘起来在初期阶段一定会腿发麻,会腰酸背痛会很难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就会进入一种找到感觉的状态——这种身心的愉悦你就会很快的找到;第四个阶段是调呼吸,调呼吸的时候,一定要深呼吸。当你遇到人生重大打击的时候,告诉自己深呼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命和呼吸密切相关,一切修道的人,一切善于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会呼吸的。
古代的圣人说,“圣人之息息以踵”,圣人的呼吸非常的深沉,和天地接通。我们很多人喜欢算命,但命是不需要算的,你听到他的声音你就听到他的命了。一般来说,古代把人分为小人和君子。小人讲话的时候他不用中气,不用丹田之气,而是用嗓门的气把声音逼出来,这一定是小人,这样的人不宜交。如果讲话非常慈厚、有磁性,从丹田发出气的这种人你可以交他。因为君子的呼吸是深沉的。所以说我们的呼吸和生命密切相关。一定要在痛苦降临的时候学会深呼吸,因为在深呼吸的时候你的生命才会有定力。你就不会用自己的情绪和看法代替事物的真相,也会做出比较客观准确的判断。
所以,要教给大家深呼吸。呼吸到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最微妙呢,是连呼吸都没有的呼吸最妙。在道家的方法里叫做胎息,就像小娃娃在母亲十个月的孕育当中,在胎中他并没有呼吸。回到胎儿阶段,那你就会得到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一种生命内在的喜悦;最后一个办法叫做调心,调心就是让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可能放下一切尘劳,放下所有的挂念让我们静下来。我们在做人和修行的时候,在面对名利诱惑的时候最难管的是自己的心。其实有的时候你的员工并不难管,最难管的是心,往往是管别人管的很好,自己的心却管不好。我们常常在车站、码头看见一群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几乎难以找到一个安静和有秩序的状态,没有很好的修养。所以说调心在修道中就变得非常重要。释迦牟尼坐在大雄宝殿,一般人不知道,以为释迦牟尼佛是带着千军万马打败了很多人的一个大英雄。其实他不是征服别人的英雄,他是征服自己的英雄。一个人如果你可以征服自己就可以获得无量的功德。如果你连自己都征服不了,你征服别人应该用的是权利和淫威,你并不会得到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得天下”。现在有很多的商人,他可能在二十年、三十年里他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我敢说如果你没有很好的道德水准,你的钱财和你得到的东西到你儿子手里就败的差不多了。因为大商靠道,经营道的人去经商才能传家万代。为什么我们很多百年老店,不能像欧洲那样真正世代相传?是因为他们有着天主教的背景,还有家族经营的理念,有家训有家教,还有宗教力量对人心的管理。
虽说传统文化表面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运用到你的治国、治家、治身,它是马上见效的。比如说现代人有很焦虑的精神状况,忧郁、睡不着觉、高血压、高血糖等等很多的问题,到处去找医生,跑医院,其实大可不必,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医院,我们去求医生,不如求教于自己。现代人70%的病源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妄念太多,这不是我的话,是一位日本老中医说的,他说成人70%的病源于我们的心念不干净。所以希望大家按照五条去调整。你要修道,没有必要把头发剃了,穿上和尚衣服到庙里头去,每一个人在家里都可以修道。出家和在家也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最重要的是心的依所和你的人生态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