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摧毁了房屋,压埋了生命,切断了电线,毁坏了交通……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大救援立刻展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会议上强调,科学有效的开展救灾工作,是实现救人这一首要任务的关键所在。
科学有效是救人的基础
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
据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军队和武警部队玉树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指挥组组长王振国少将介绍,玉树地震发生后,8点多一点时间,中央军委就指示兰州军区启动应急指挥机制,兰州军区在9点钟左右就召开了作战会议,向有关部队下达了预先号令,执行救灾任务的部队在10点多以前就分批次出发,迅速到达灾区。同时玉树地区的驻地部队就地迅速展开救援。其他的救灾部队分两批,一个是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乘运输机迅速到达灾区,其他的力量经过16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全部到达灾区。在灾区的16个区位上,同时展开搜索排查和救援行动。因此,能在30个小时把部队全部部署在灾区的区位上,显示出部队的行动非常快。
科学指挥统筹安排行动
去过汶川与玉树两个抗震救灾现场的总参应急办主任田义祥大校谈到,汶川地震抗灾大体上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是全力以赴抢救人员,第二阶段是医治转移伤员,第三阶段是安置受灾群众,第四阶段是消除次生灾害,第五阶段是灾后恢复重建,尽管这几个阶段有同步的特征,但是大体上还能分出阶段性的特点。他说:“而这次玉树抗震救灾的72小时黄金时间内,不仅全力以赴抢救被压埋的人员,而且救治转运伤员、安置受灾群众、卫生防疫、恢复基础设施是同步展开的。震后24小时基本恢复交通通讯,48小时基本解决通电问题,受灾群众基本住进帐篷和保证食品供应,72小时重伤员几乎全部转移至西宁、成都和西安。所以我认为,这次救灾效益是非常高的。就地用兵、就近用兵、重点用兵于主重灾区等方法,保证了救援能够及时有效。”
此外,对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单位的救援力量,地震灾区对他们进行了统一的组织,救援指挥部对受灾地区划片管理,分工负责,提高了救援效率。例如在4月15日下午开始对救援方式进行调整,对各救援力量统一管理,分片包干,集中力量对可能有生还者的地点进行突击抢救。17日下午,“攻坚战”转为“搜索战”,指挥部要求全力搜救被困群众,加大气力投入,扩大搜索范围,逐村逐户排查,全力搜救被埋职员,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尽最大努力抢救生命。
专业力量保证救援作用
4月14日地震当天,公安部从10个省、市抽调1732名消防特勤、470名公安特警和170名边防医疗救护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救援装备和医疗器械、药物,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其中,80%的官兵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当晚21时许,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也到达玉树州结古镇开展救援。
总参应急办主任田义祥大校在对媒体谈到救援高效率保证时表示,此次玉树救援是专业用兵,即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把有经验的,多次参加抗震救灾救援的队伍,包括军队的专业力量、武警的专业力量,还有公安消防的专业力量投入进去,提高救灾的效率。参加这次救灾的部队都有抗震救灾的经验,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参加过汶川的抗震救灾,兰州军区和武警部队也参加了汶川地震时在甘肃陇南和陕西的地震救援。
除去专业救援队伍与人才的保障,在救援思路与策略上也体现着专业性。
针对高原反应这个问题,救灾之初,中央军委就有一些筹划,对部队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就是就近用兵。这次参加的救灾部队大多数都有执行高原任务的经验,有些随时驻守在高原地区,他们都有抗高原反应的一些经验,出发之前,都加大了一些药品、制氧、供氧设备的携带量;其次是从全军抽调了15名具有高原防治病经验的专家15日就赶赴灾区,携带了1万多册高原防治病的手册,携带大量药品,帮助治疗高原反应的患者,同时对广大部队进行普及防病的教育;还有就是总后勤部持续加大有关药品和设备的补充,截至目前,总后勤部一共为灾区的救灾部队补充了5000人份的高原特需药品,100多台制氧机,145台便携式的加压氧舱。采取这些措施以后,有力保障了部队克服高原反应,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
救治之外注重人的关怀
4月20日上午,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查看玉树地震灾区伤员集中救治情况时说:“在这次的玉树地震医疗救援当中,要明确两个目标:一是在医疗救治过程当中,努力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伤残率,使被救出来的伤员早日康复。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实现灾后无大疫。现在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截至4月19日16时,抵达灾区的卫生防疫队已累计完成消杀灭面积67万平方米,消毒了帐篷6600顶、完成水质监测15个点、传染病监测17个点、鼠疫监测380公顷、健康教育15900人次,发放了价值223.5万元的各类药品和器械。
同时,随着玉树地震灾区大批伤员被转送至西宁接受救治,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工作也全面展开。青海省卫生厅目前已成立抗震救灾心理干预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心理干预专家小组,全面开展受灾群众心理干预工作。4月18日,来自卫生部及浙江的3名心理学专家在西宁举办了心理干预专题培训,西宁市定点收治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180余人接受了培训。
(尤 云 李彩琴)
先进设备让救援更有力
雷达生命探测仪、视频生命探测仪、破拆装备、搜救犬,汶川地震中对生命救援起到重要作用的这些设备,再一次在玉树建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对救援成功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高科技上阵 实时指挥
“商场废墟下有生命迹象,我们正在施救!”4月17日上午,四川省安监办公室里传来急促的叫喊声,这是从玉树救援现场传来的声音。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多名专业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忙碌着,一部分救援人员从废墟上走了下来,用铁锹、液压剪刀等工具在废墟下“撬”开了一个洞口……
这些声音和画面都是由“动中通”卫星通信车传回的。16日清晨6时许,“动中通”随第四批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玉树。四川省安监局局长林书成介绍说,“动中通”体形较小,便于携带,直接安装在越野车车顶上,它能够在20~100km/h的行驶速度下通过卫星双向传送信号。“如果电话信号不好,通过它就可以了解救援情况。”不仅如此,它还能将救援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传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实现三地联动,实时指挥,可以极大地提高救援效率。
汶川大地震中,由于通讯不畅,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去年,四川省安监配备了这台“动中通”卫星通信车。一年来,“动中通”在几次矿难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动中通’是我们第一次用于地震救援。”林书成表示,目前,除成都军区外,四川省只有这么一台“动中通”。
野战医院大显身手
4月16日早晨,曾经在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工作中大显身手的野战方舱医院——北京军区第255野战方舱医院经过一天的集结准备,从驻地唐山出发,星夜兼程驰援玉树灾区。
255野战方舱医院携带12个野战医疗方舱,布设床位200张,能同时进行4台手术,具备检伤分类、急救手术、供应洗消等功能,还能与全军各大医院通过卫星联网,实施远程会诊。院长刘建军表示,方舱医院装备着全军的第二代方舱,最起码相当于2级甲等医院的装备,我们完全能够承担有病能够医的任务。
有病能医,这样的承诺在玉树高原意味着需要克服无数困难。
索南拉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疗队收治的一位24岁的藏族妇女,当时,身患急性阑尾炎穿孔伴有腹膜炎,并且怀有5个月身孕的她曾经去了4个医疗点,但都因为无法手术而离开。
“如果不立即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索南拉毛整个手术都是在战地手术车上进行的。“扩容后的厢体内,就是医疗队的手术室,手术床、手术灯、消毒设备,和正规手术室完全相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说,虽然手术条件比西京医院差,但也已达到了县级医院水平,一般的手术完全能胜任。
对于这次手术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高原。主治医生王德胜讲,高原缺氧对病人身体各项参数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高原手术经验不足,这给手术带来了风险。”他说,在这种条件下手术,最担心出现感染。如果处理不好,不仅病人有危险,而且会影响到胎儿。
最终,持续了1小时30分钟的手术取得了成功,情况和术前预计完全相同。手术将病人的阑尾切除后,又吸出近400毫升浓液,母子平安。这是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进行的首例高原手术。
测绘飞机全方位勘测
玉树地震发生后29小时,即4月15日中午12时48分,中航工业试飞院的“奖状”7025号飞机载着我国首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某新型测图飞赴地震灾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处西部边远地区,地区气象条件非常复杂,灾区情况搜集工作异常困难。中航工业试飞院在得知灾情后,立即与国家测绘局取得联系,主动请缨,请求利用现有设备和经验的优势,派飞机赶赴灾区进行现场勘测。该公司装备我国首个某新型测图系统,并具有实际作业能力,特别是其“无限”穿透云雾进行测绘的能力,尤其适用于我国无图地区、西部边远复杂气候条件地区以及云、贵、川等长年积云阴雨地区的航空测绘。
4月16日上午11时03分,“奖状”7025号飞机将原计划飞行的海拔高度由7200米提高到8400米,突破空域限制顺利起飞,开始航摄工作。该飞机于16日起飞3个架次,完成了整个地面版图的航拍工作。据了解,中飞通用航空公司此次使用的某新型测图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测图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上只有欧美、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掌握该测图系统及使用技术。
“无人机”也在此次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发生当日,国家测绘局即紧急调动两架全自动无人飞行机前往玉树地震灾区,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取灾区震后航空遥感影像,用于抗震救灾。专家介绍说,在道路阻断,能见度差的情况下,“无人机”能充分发挥全自动无人飞行、低空作业的高技术优势,完成受灾严重的地区航摄任务。
令人欣慰的消息已经传来,4月19日11时,无人机顺利完成了对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的1:1000比例尺航摄数据采集工作,获得了0.1米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为灾区抗震救灾、移民安置、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详尽资料,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使用无人机成功获得遥感影像数据。
(李 晓)
玉树救援告诉我们什么
汶川模式的坚持与调整
与汶川地震相似,玉树地震同样震级巨大,破坏力强,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万人,并有超过10万人无家可归;同汶川救援一样,全国各地紧急动员,以快速反应、联动机制,调动救援力量、配送救援物资。事实再一次证明,汶川救援模式和经验——以生命至上理念为根本目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开展地震救援,以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形成全国联动模式,发挥制度快速集中调配资源的优势,进行对口支援和帮扶,以及社会公益救助的参与作为支撑,对应对大灾大难的考验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借鉴汶川模式、汶川经验、汶川精神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以实际情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进行更灵活、更有效地“变招”,是科学救援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发生地区看,玉树属于高原地区,昼夜温差整整有20度,夜间气温比较低,会降到零下2度,如何保暖问题很紧迫;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高原反应是抗震救灾的另一大障碍。据前线报道,不光是搜救人员,连搜救犬,也出现高原反应;由于玉树县藏族人口占总人口九成以上,所以语言交流就成为救援工作一大难点。抢救过程中,搜救队员需要向灾民获取其他群众的情况,医生需要向伤员询问其身体状况,语言不通降低了救援效率与治疗速度;玉树机场位于距离结古镇26公里的巴塘草原上,海拔约3905米,为国内支线机场,相对来讲条件比较简陋。虽然有机场存在对于物资运输有很大帮助,但缺乏适应高原飞行的飞机与了解高原飞行的驾驶员,为空中运输也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以上四大困难说明,我们今后的救援工作更应该未雨绸缪,下大力气,将工作做细做牢。例如对全国语言人才、飞行人才的信息掌握,也应该进入到对口支援的范畴中来,此外也要集思广益,对相关方式方法进行大胆创新认证,例如对如何应对高原反应,有网友建议可使用现场造氧机,诸如此类提议可安排相关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
科学发展的原则与步骤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4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第6次全体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本次地震受灾地区由于气候影响,施工季节短,灾后重建模式不能照搬汶川模式,要在保证当地民族宗教特色的前提下,抓紧时间,让受灾群众度过一个平稳的冬天。
灾后重建,要抓紧制定受灾地区的村镇建设规划,尽快出台实施方案并在短期内实施。以上行动需要快,更需要好,要在科学发展、长久发展的前提下,为灾区提供“长治久安”的住房以及相关生产、生活设施。
此外,在恢复灾民生活的同时,要考虑到如何还一个“能自我造血的有机体”给灾区、给灾区人民的问题。
日前,“广东—汶川工业园开园暨首批企业入园仪式”在成都阿坝工业园区举行,5家来自香港、台湾、广州和阿坝州本地的企业将肩负起在汶川就地“造血”、尽快恢复汶川工业经济的社会责任。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汶川县工业遭受毁灭性破坏。加快灾后产业恢复重建,恢复汶川工业经济,增强汶川经济发展后劲,成为川粤两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援建一直是广东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学校、医院、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主要是向汶川‘输血’,健康的援建方式应该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产业转移和人力智力支持便是‘造血’模式的代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代表表示,该工业园2013年建成后,将承接粤港澳台及沿海其他发达地区优势产业转移,利用汶川县的资源优势发展现有工业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实现合作共赢。
以上经验值得在玉树及其他各类受灾地区推广借鉴。
顽疾治理的手段与落实
16日上午10时,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举行第四次新闻发布会据介绍,青海玉树地震区校舍总面积139175平方米,其中,结古镇98146平方米,地震发生后造成36572平方米校舍倒塌,61574平方米校舍不能使用。
我们仍然不能忘记汶川地震后的 那些代价:校舍的大量倒塌让孩子成为伤亡最大的群体。我们需要加固校舍,让学校成为最坚固的场所。2009年5月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发展改革委表示: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教育部表示:做好排查,每一栋校舍都要建立安全档案;财政部表示: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做好校舍安全工作;建设部表示:把中小学校舍建成让人民最放心建筑。在这些承诺后的行动,是全国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排查鉴定、对校舍的抗震加固、使其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中的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这涉及到包括全国的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2008年,这些学校加起来有38.8万所,其中小学是30万所,初中是6万所,高中是1.5万所,中职是1.3万所。许多地方政府制订了三年完成任务的规划。
玉树州教育局负责人17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截至17日的统计数据,玉树州一共有63所学校遭到地震破坏,而有12所学校的校舍发生坍塌,并且校舍是100%的损毁,无法继续使用。《新京报》报道,玉树州教育局副局长肖玉平表示,截止到4月13日晚9时40分左右,已经有56名学生死亡。他表示现在玉树的学校有50%的楼房倒塌,100%的平房倒塌。面对以上数据,我们的心怎能不焦急、不担心?全国的校舍能否争分夺秒快点加固?时间效率就意味着生命的安全!
(尤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