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4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刷新信贷指标 谱写发展篇章
——江西省赣县农村信用联社快速稳健发展纪实
本报驻江西记者 傅廷高 通讯员 林平 陈澎涛

  江西省赣县农信社充分贯彻落实江西省联社突出的“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做出新贡献”的总体工作部署,通过拓展创新消费信贷业务,形成与“三农”发展紧密协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同改革、共发展、双受益的良好格局。近年来的大力拓展、创新信贷业务使赣县联社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进入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先进行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赣县农村信用社是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以一流的服务使广大客户由衷信赖;以一流的业绩令同行们拍手喝彩。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省农村信用社评为“四好班子”;2007年在全省农信系统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五名;2008年在省联社绩效考评中信贷部分全省第一名;连续多年被地方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截止到2009年底,存贷余额18.6亿元,比2006年底净增9.7亿元;贷款余额12.2亿元,比06年底净增5.6亿元。存贷规模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33.7%和40.89%,两项规模均位于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拓展信贷 培植发展客户

  赣县农信社求真务实地把江西省联社理事长肖四如倡导的“抓住一切有效的发展机会,争取一切优质客户”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赣县信合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施展市场谋略,以理事长崔厚森为首席客户经理带领相关科室骨干主动出击、深入企业、社区和相关单位,农信社在全县掀起了一波营销促销热潮。经过拉网式拜访摸底,掌握了全县相关企业和单位的信息材料,通过筛选分类,列出重点培植对象,采取定人员、划片区、定期走访跟踪的方式建立合作意向。此举效果非常明显,该联社与一大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业务往来。

  赣县农信社理事长崔厚森在谈到拓展信贷业务方面深有感触地说:“农信社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既然是企业,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根据地方特色,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信贷产品,进而更好地营销自己的产品。通过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提升为客户服务水平,做到勤摸底、多跟踪,把握信息收本等关键环节,企业效益才能显现出来,赣县农信社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细致性的工作。”

  辖内某稀土公司是赣州同行业的佼佼者,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为了先人一步快人一招,争取到这位大客户,该联社理事长崔厚森主动承揽起这位大客户,到该公司走访。或许是业务繁忙,或许是因为压根就不想与信用社建立业务联系,崔理事长两次亲自上门都无功而返。古语有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最后了解到与该公司有多年业务的原材料供应商与系统公司老板关系很好,他又亲自上门拜访这位原材料供应商,恳请这位原材料供应商一同前往解说,原材料供应商爽快地答应了并愉快地说:“你们信用社我非常了解,我愿意做一回义务宣传员”。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把正要出差的稀土公司老总“堵”在公司的大门口,面对多年合作伙伴的大力推荐,更感动于崔厚森这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这位老总终于与农信社建立业务联系。过了十多天,也正是通过那位原材料供应商了解到,这家稀土公司需购进一大批原材料,正在筹措资金,理事长立马亲自带领业务人员到这家企业现场办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笔500多万元的贷款业务达成意向。

  赣县农信社之所以能够在保持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迅猛发展,与其善于把握市场机遇,敢于创新拓展信贷业务、做强做优信贷业务是分不开的。

  创新产品 实现稳健发展

  赣县联社近年来创新信贷产品实现快速稳健发展,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再创造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县联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8年7月的夏天,烈日炎炎,赣县联社主任带领员工到赣县籍航运人员较为集中的长江沿岸港口进行调查。一登上铁板,就能感到热浪一阵阵袭来,整个人就像进入一个热气腾腾的蒸笼。不顾天气炎热,他们当时就在铁板船上与“船老大”们按船舶揭贷款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创新船舶按揭贷款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赣县联社针对市场需求,除了做好小额农贷外,还先后推出了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农民住房贷款、船舶按揭贷款等一系列贷款产品,满足了各个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赣县联社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工作作风。为了控制不良贷款,赣县联社推出实行并落实:推进存量增量风险,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服务管理规范化,使赣县联社信贷规模又好又快发展。

  赣县信合人以创新开拓的精神风貌、以“刷新”更悦目的数字为目标、以稳健的发展步伐向前迈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