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4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再论“洗茶”(上)
——修正“洗茶”至关紧要 不可含糊
丁俊之

  广东、福建、台湾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洗茶习惯甚至扩散到绿茶、红茶、黑茶冲泡陈式之中。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我对此存疑多年,作了近十年的专注性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不“人云亦云”,也不主观臆断,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声誉,尤其是日本继欧盟对输入中国茶以农药残留问题为主的清洁卫生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国茶(不仅是乌龙茶)输往日本呈逐年下降趋势。①

  2002年,我应邀赴日本参加日本茶界主办的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中国乌龙茶专题演讲会”期间,日本茶叶专家、日本(静冈)茶叶博物馆馆长小泊重洋提问:中国乌龙茶冲泡第一泡不喝,要洗茶,是不是茶叶不卫生?或者要洗去茶叶中的农药?小泊重洋又对我说:中国乌龙茶冲泡用词“洗茶”,会给广大爱茶人以中国茶不卫生的印象,这是出于他对中国茶界的友好善意。2002年我从日本归国后,决定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我在2004-2007年分别在国内七家茶叶报刊: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会刊、《广东茶叶》、《福建茶叶》、《中国茶叶》、《上海茶业》、《典藏茶艺》(深圳)、《茶苑》(香港)和国内大报《羊城晚报》发表论洗茶的文章,因为如上所述“洗茶”一词并沿袭于泡茶程式至今历时700年之久,需要对此一论再论,并针对新出现的说法和做法和读者提问反复论证,力求以翔实、系统、完整的阐述、明晰的观点,逻辑推理,从而严谨地、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修正“洗茶”,不仅是泡茶术语的更改,在操作上也要作切合实际的改动、调适。有“世界奥林匹克茶文化盛会”誉称的、两年一届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八届在四川雅安召开后,就全文发表了我“修正‘洗茶’至关紧要”的学术论文,②我的修正“洗茶”的主要观点先后获得了中国茶界泰斗、百岁寿星张天福教授、中国茶界首位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程启坤研究员、浙江大学茶学博士生导师童启庆教授、台湾天福茶博物院院长阮逸明博士、福建武夷山市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姚月明高级农艺师、茶叶考古专家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高级工程师以及有“凤凰单丛茶状元”誉称的原潮州茶叶公司副经理黄瑞光技师、潮州石古坪畲乡茶厂篮学民厂长、饶平金利香茶厂厂长王金良技师等知名人物的认同和赞扬。2008年,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亲自告诉我说,在由他当中国茶艺表演大赛评委会主任时,他在大赛前公开宣布:凡在大赛表演会上有“洗茶”情事的一律酌情扣分。日本最大的茶艺馆——[游茶]馆代表藤川真纪子、李德义说,他们在看到我的关于修正“洗茶”论文后,已改掉“洗茶”的术语和操作。 

(未完待续)

  注:

  ①孙宇:《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分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茶世界》2010年2月第39页。

  ②丁俊之:《修正洗茶 至关紧要》《2004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196—199页。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