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商业团体之一。五年前,浙商就在考虑如何应对家电市场,如何联合起来做强做大,但今天家电市场全军覆没,被国美和苏宁占领市场,这种现象还在建材和家居行业中发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应对浙商单打独干的现状,浙江市场协会提出巩固浙江市场,发展全国市场,开拓网络市场的战略方针。这一现象和经验教训,对浙江茶商也颇有启发性。
全国绿茶60%以上出口在浙江,茶业已是浙江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产品,也是浙商关注的重点领域。如何拓展新市场,完成国际化,已成为浙江茶商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
记得2008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性进出口茶业大会上,中茶公司代表就提出:全国诞生5个20亿销售额的茶企,中国的茶业就有希望。可喜的是,天福茶业、浙茶集团、中茶股份等年销售都已突破10亿。
无独有偶,今年3月份,我随中国茶叶代表团参加在迪拜的国际茶业论坛。迪拜已成为中东和非洲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一个国际化的茶叶贸易港口。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成为迪拜中心点会员。会上,大部分代表都是在讨论红茶、袋泡茶的生产规模和设备,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孙宇副秘书长在介绍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同时也有一批年轻人喝红茶成时尚,将会是一个进口国时,得到众多国际茶商的追随,希望与中国建立一定的贸易关系,有一个贸易的平台。
实际上,我国很多企业都有相当面积的茶园,建有可追溯的产品体系,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国际贸易体系规划不是我们制订,我国处于弱势,时代呼唤着一种能适应中国国情的茶业网络市场的产生。
茶叶出口中,茶企不愿把出口价格公布是国际贸易透明化的最大障碍,而电子商务交易则是重要的手段。如果我国茶企业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接到订单,有钱可赚,就会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茶企的国际化实现社会指日可待。
在笔者看来,如果改变袋泡茶的饮茶习惯,对中国的茶商来说是一个转机;把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推广出去,将会独领风骚,中国在丝绸之路把茶和陶瓷带出去了,但没有把茶文化传播出去,因而我们要补上这一课,成为茶产业强国。
(洪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