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出炉后,本刊通过对2000年至200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及增幅的分析,发现了四个有趣的变化:为什么在这十年中,2000年连锁百强销售增幅最高,而2009年最低?为什么2000年和2002年这两年的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的增幅是这十年中最高的?为什么2000年至2005年这6年间,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增幅会呈曲线式发展?为什么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门店数、营业面积、员工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可从2005年之后,销售额增幅却在逐年走低?本期论坛通过企业老总、行业专家的共同探讨,希望可以从变化中找寻发展的规律。
——编者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的增幅是十年中最大的,达到53%,而2009年的增幅却是十年中最低的,仅为13.5%,这一高一低说明了什么?
趣变一:“两极”分化
李燕川: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越来越真实,我认为2005年之前的数据有点虚高,有些企业不顾利润,只为排名。这几年企业注重开店数量,精力集中于生鲜的发展,虽然销售数据下降,但是整体销售是有所上升的。而2009年因有金融危机的冲击,实属特殊情况,但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也要注意到,就是是2009年上半年增幅较低,但是下半年增幅明显比上半年高。
卫停战:2000年是中国连锁业的迅速发展期,很多企业已经有了前期四五年的发展,而此时外资超市还没有大量进来,市场给本土超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2000年的增幅基数比较小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
洪涛:2009年出现增幅最低主要相对于前几年增幅较高而言的。首先是金融危机使企业销售受到冲击,其次是企业加大门店开店的数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大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推出打折促销等优惠活动,导致最后销售额无法上去。另外,市场也不可能一直出现持续增长。
黄国雄:不能简单地从年份上来看2000年的增幅,从1992年开始,中国零售业中的百货业态已经出现发展的态势,超市业态从1996年也开始了加速起步,到2000年开始进入发展期,此时外资零售企业也开始涌入中国市场,推动了内资零售企业的发展,由此这一年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2000年和2002年这两年的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的增幅达是十年来最高的两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趣变二:“双高”现身
李燕川:2000年改革开放,企业商品的品种种类少,基本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消费也比较集中加上市场竞争不像现在那么激烈,竞争相对小,利润相对高。
卫停战:其实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没有太大的变化,2001年的增幅较2000年只是少了一点,这是因为当很多企业在2000年迅速发展后,有些企业吃不消了,需要调整,但调整合的企业到2002年又恢复了接近于2000年的增幅。连锁业的发展一直是呈螺旋式发展的。
洪涛:2000年是中国进入WTO的第一年,许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开始活跃,竞争也相对较小。出现以利益换市场,加上通货膨胀。企业销售额会出现相对较高。
黄国雄:这两年国家更加重视零售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零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外资超市即将大举进入,大家都知道到时面临的将是惨烈的竞争,此时内资超市更加奋发向上,以积蓄力量,所以这两年的增幅达到十年中的一个高度是正常的。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5年这6年间,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增幅呈曲线式发展,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趣变三:“曲线”发展
李燕川:在这几年中,随着企业的发展,整个市场的变动性很大,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比如企业的并购、重组,这是导致企业增长时高时低的主要原因,比如超市发在2002年与天客隆合作,到2004年合作中断,企业不得不又做出调整。
卫停战:从2005年开始,由于外资零售企业的大举进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且这时内资企业也进入迅速扩张期,向全国占领。加上外资资本的进入,他们有强大的实力和融资能力,国内企业受此影响,加上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超市的促销、谈判力度都很强,有的超市甚至陷于停顿。而且此时房价、租金已经开始上涨。
洪涛:这几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几年,外资在中国尝到甜头,再一次涌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再一次加强,零售企业不断抢占市场,中小企业也在和大的零售业抢占市场,市场空间开始紧张。
黄国雄:2004年中国零售市场对外放开,内外资企业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因此到2005年又迎来了一次较大的增幅,但2006开始中国零售业进入了调整期。
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门店数、营业面积、员工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可为什么从2005年之后,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增幅却在呈现出逐年缩小趋势?
趣变四:“增幅”走低
李燕川:说是数据下降,不如说是数据相比前几年更真实。但是差幅也没有统计那么大,销售额总体是上升的,为拉动内需,这几年政府通过农超对接、家电下乡的政策扶持,对超市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卫停战:从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来看,这几年连锁百强是呈增长超势的,增幅小是因基数大了,这段时间其实是中国零售业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不少曾不出名的本土零售企业在这一时期内纷纷脱颖而出。
洪涛:2007年美国时代风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此影响,连锁百强门店虽然增多了,面积扩大了,但CPI出现了负增长,加上竞争激烈,各大企业相互抢客源,优惠、打折、返券活动层出不穷,这些并不利于销售的增长。百强中虽然增幅不高,但是社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增加,2009年达到12.5万亿元,增长幅度达15.5%。
黄国雄:以2006年为分水岭,前5年,零售企业注重规模扩张,后5年则注重在布局、结构上的调整,更加理性地发展,因此增幅看上去在缩小,但销售规模、门店数、营业面积、员工人数都在逐年增加。
2010年零售业发展趋势
李燕川:2010年的发展势头相比2009年还要好,截至目前超市发2010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至23%。
卫停战:总的来说,今年发展趋势很好,国外出口受阻,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这是难得的机遇。且外资大多是大卖场,两三千平米的几乎都是内资超市,船小好调头。只是房价太高,租金涨得太快,回报期拉长,这些因素会阻碍连锁企业的发展。
洪涛:对于2010年的发展趋势,虽然零售业持乐观态度,百强的上市也会提升总销售额。但是竞争依然激烈,而且网购会分流很大一部分年轻的消费人群。因此,及时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利于销售。
黄国雄:未来是中国商业连锁化,连锁商业中国化,这是一个必然过程,走出自己的特色,中国市场应该中国人来做,外资任何时候都不能代替中国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