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听报告 学典型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主任 袁静波
  吉林磐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王春山
  安徽省新安供销合作社主任 黄定宝
  山东省临沂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高贵金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主任 王俊辰

  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报告从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有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基层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联合社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五个方面回顾了这五年的工作,其中,提及了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多个典型,对他们的做法和成绩予以肯定。

  我们的记者根据报告内容,对部分典型进行了采访,对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看点一: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典 型:江苏省供销合作社

报告回放:

      “江苏省社连续五年组织举办大型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为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大型超市对接搭建平台,累计成交200多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验分享:

  2009年11月,江苏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台湾省农会、南京市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共同主办了“2009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暨百家超市(市场)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会,海峡两岸近500家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1500多个品种的农产品进场展示展销。参加此次农产品展销会和对接会的100多家超市、专业市场和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签订208份合作协议和采购合同,总额79亿元,采购和参观人数达12万次,现场销售总额983万元。

  “像这样的展销会、对接会我们今后还要搞,而且要加大力度。”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主任袁静波说道,“近5年来,我们江苏省社包括各级市社都加大力度举办各类大型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各类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南京市供销合作社与盐城、宿迁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组织的农产品进上海活动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无论是农民还是农产品相关企业对供销合作社的评价都很高!”

  袁静波说,供销合作社加大力度、公益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农民种什么不要紧,关键是怎么把种出来的东西卖出去;农产品怎么卖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增收,赚到钱。”所以,作为为农服务的主要力量的供销合作社,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农民办实事。“供销合作社要发挥‘四自’精神,自作多情、自加压力、自讨苦吃、自强不息,我们不争功,就想用自己的能力为农民做点儿事。”

  “其实,组织这些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我们花了点儿钱、花了点儿精力,但取得的成绩却很大。”袁静波说,“有形的是我们看到了一批批订单,看到了农民增收的成果;无形的是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供销合作社在群众中的形象也越来越高,这种无形的成绩是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评价与肯定。”(陆  璐  文/图)


看点二:社有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典 型:吉林省磐石市供销合作社

报告回放:

  “吉林磐石市社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大胆探索股权设置和激励办法,充分调动了管理层积极性,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社直属商贸城去年营业额达10亿多元,成为全系统百强企业。”

经验分享:

  “过去总社及省社都要求我们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向。但是现在我们明晰了,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就是抓住网络终端建设,重新打造供销合作社网络品牌,第二就是抓好基层直属企业的建设,直属企业是供销合作社的‘金库’,自己力量强了,才有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抓本级企业的建设是过去从来没有提过的。”吉林省磐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春山侃侃而谈。

  为此,磐石市社领导班子下定决心从社有企业改制入手,破解为农服务难题。“过去,我们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上级社又要求我们对供销合作社的资产保值增值,然而实际上供销合作社都进行了改制,职工身份都经过补偿后变成社会自然人,企业按照股份制、合作制重新组合,我们如何管理、控制?”王春山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抓住两点:一是要对自己的资产有控制力。为了保证集体资产不受侵占,能够保值增值,他们采取市社理事会主任兼任企业的董事长,把资产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聘任总经理。董事长、总经理都会给相应的报酬。这样使得磐石市社的六大连锁和几个企业的品牌都得到长足发展。

  磐石市社经过几年的努力,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企业得到壮大。改制前的1999年,磐石市社所属商贸城有资产3000万元,债务2000多万元,净资产400多万元;到了2009年,商贸城的资产达到了3亿元,债务基本还清,年营业额超10亿元,收入达2200万元。改制前,职工月平均工资400多元;现在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2000多元,每年每人福利待遇有6000多元。公司职工现有400多人,其中120多人持有公司股份。如今的公司职工对企业高度信任,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经营,改制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凝聚力。(郭未名  文/图)


看点三:基层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典 型:安徽省新安供销合作社

报告回放:

  “安徽六安市新安基层社以盘活资产为重点,建市场、开超市,全力打造现代流通网络终端;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仅实现了农资、日用品连锁网络全覆盖,而且开拓了房地产、建材、加油站、食品加工等新领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09年实现销售额2.5亿元,利润520万元,彻底摆脱了过去人才流失、业务停顿、债务缠身的艰难处境。”

经验分享:

  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住在自己的“供销新村”,住得安心;大学生在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合作社里养猪,养得顺心;老百姓走进供销合作社的超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买得放心。247名员工,人人心中装着供销合作社,工作时时紧贴农民生活,“要让每个人都分享改革的成果。”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供销合作社主任黄定宝说道。

  近年来新安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坚持整合资源、收缩战线、盘活资产、滚动发展,做足做活了资产开发的大文章。

  1998年,新安基层社实行“舍边远保中心“的思路,公开拍卖边缘地方的部分资产,集中精力在新安镇繁华地段进行商品房开发,利用这“第一桶金”进行再发展。接着,一个个项目不断地崛起:日农副产品吞吐量10万吨以上的“皋新农贸大市场”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原来市场拥挤堵塞的状况,成为了新安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繁荣了镇域经济;“永红液化气站”、“皖新加油站”、“供销美食城”、“皋新花园”等等一系列我们不曾想到与供销社相关的项目着实为这个基层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们硬是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无论供销合作社如何发展,我们的工作永远是与‘三农’紧贴。”黄定宝说,新安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也不断争先,依托超市、商场,以日用品、农资超市经营为基础,不断拓展文化、体育、中介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特色农畜产品种养和加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先后牵头创办了麻纺、蔬菜、蚕茧、花生、萝卜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围绕当地特色产品“皖西白鹅”,开展白鹅加工项目,该项目将带动农户规模养殖“皖西白鹅”,形成白鹅饲养、加工、储存、调运、销售一体化经营,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陆 璐  文/图)


看点四:联合社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典 型:山东临沂市供销合作社

报告回放:

  “坚持典型引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山东临沂、河南南阳等各类先进典型,并在全系统大力推广。”

经验分享:

  国务院40号文件的出台,让山东省临沂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高贵金感到心情激动,感觉到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春天来到了。他说,文件的出台为临沂市供销合作社注入了更强的动力,临沂市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快全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其中构建四大平台六个体系就是现在努力的方向。

  高贵金介绍,四大平台中首先构建的是农产品交易平台。临沂市委市政府、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分别给予临沂市社4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扶持建设山东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该中心包括蔬菜、果品、畜牧等三个合作社,下联农户、上联超市,积极努力把沂蒙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国内外市场。第二个平台是日用品配送平台。依托开元超市有限公司在全市构建完善日用品配送网络,把商品及时送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第三个平台是社区服务中心,努力实现中心覆盖全市。第四个平台是再生资源平台。发挥临沂市作为山东最大再生资源基地的优势,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投资成立再生资源公司,并建立再生资源工业园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高贵金说,在四个平台的基础上,临沂市社还积极构建六大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市社综合服务功能。六大服务体系分别是金融服务体系、农资服务体系、安全统筹体系、烟花爆竹经营体系、优质农产品服务体系、组织服务体系。

  “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后,我们市社压力很大,但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解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三农’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到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供销合作社不懈努力的最终源动力。”高贵金对四大平台六大体系为“三农”构建的综合服务平台蓝图充满信心。(王  琥  文/图)


看点五: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典 型:山西省供销合作社

报告回放:

  “山西、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等20多个省(区、市)党委政府出台专门文件,有的将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职责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有的设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推动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

经验分享: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主任王俊辰介绍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们供销合作社面对的机遇越来越多,但是挑战也越来越多。在新形势下,仅靠供销合作社单打独斗不利于工作的拓展,我们必须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近年来山西省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为供销合作社成为连接政府和农民的纽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首先从职能上肯定了供销合作社参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同时要求供销合作社参与“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还对供销合作社这几年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同时这个意见还提出了省财政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供销合作社每建一个便民农家店,省财政给5000元的补贴。

  除了明确的文件支持,山西省发改委还在“十一五”期间,每年给省供销社30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王俊辰介绍说:“实际上山西省社每年从发改委得到的资金能达到4700万元。这些资金为推进供销合作社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山西省农资公司连续三年每年从发改委得到500万元的扶持资金,这些资金在农资公司的网点改造建设中发挥了作用。

  目前,山西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利用财政1500万元的电子商务扶持资金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省级平台“山西供销网”已经搭建完成。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帮助农民发布销售信息30万条,而这个平台还将实现集体采购,降低流通成本。

  针对去年国务院下发的40号文件,山西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和山西省政府研究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王俊辰介绍说:“这次合作有望将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扶持资金提高一倍;同时有望解决供销合作社人才的培养问题,他们计划和山西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办合作经济专业,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针对基层人才难留现象,山西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和政府探讨参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来为基层社吸引人才。(米雅娜  文/图)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