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营运管理


  实施品类优化管理

  所谓品类优化管理是指零售商、分销商、供应商把品类作为战略性经营单位进行管理,通过集中精力递送消费者价值以取得更好的商业效果。它包括品牌优化管理和货架优化管理两个方面。

  品牌优化管理

  高效率的品牌优化管理着眼于整个品类而不单是某些品种或某几个品牌。首先是界定品类界限。即确定所要管理的具体品类,以及该品类中的相关品牌。其次是界定品类在卖场内的角色。这一点对品牌管理和货架管理极其重要。一般可以将品类及相关品牌划分为以下几种角色:目标性、一般性、季节性、偶然性、方便性等。第三是产品细分。指将各品类的产品及相关品牌按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分成更小的品类。第四是业绩评估。对一个品牌、产品、品类及一个制造商在市场上及客户两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扩大和保留那些在市场上和客户方面表现良好的,调整和改善表现欠佳的,淘汰表现极差的。

  货架优化管理

  对不同的品牌业绩做出评估后,则应考虑货架的安排。

  优化货架管理的目标是使高业绩的产品易见、易选、易取,其基本原则是产品货架面积比例的分配与市场占有率相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款式选择  即在货架上应摆放什么产品及相关品牌。一般根据品类角色确定,将重要的品类摆在显眼的位置,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其选择产品的兴趣,刺激其购买欲望。

  产品摆放方式  货架的视觉效果,一般应在视线水平线上而且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这样销售效果较好;产品陈列的高度一般理想的是由地面起90公分到140公分,也可称为黄金视线。

  产品摆放空间  指每个产品及相关品牌应占有多少货架空间。产品的空间分配应以产品的表现为基础,使其所占空间与销售量成正比,对销售不好的产品应让位于业绩更好的产品。

  实施中的问题

  第一,调整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零售商实施品类优化管理必须调整传统的组织结构,设置品类管理机构。

  第二,设计品类优化管理进程。包括:确定需要做什么样的市场决策,如定价、广告、货架摆放;决定品类优化管理的相对角色和实施品类计划中的仓储业务等。

  第三,引进复合型人才,培训品类管理人员。品类管理人员不单指商品的采购者,卖场内的现场管理者也是品类的管理者,他们必须专业并将商品的陈列和现场演示做得生动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第四,信息互相传递。商品采购者与现场管理者要保持顺畅沟通,将厂商的信息和消费者的需求互相传递并作为品类优化的依据。

  第五,分阶段实施品类优化管理。第一步,进行试验性的品类优化管理。通常先在一个部门里推行品类优化管理,并评估其成功之处,对不足进行修正。第二步,全面推行品类优化管理。当零售商确信其品类优化管理程序能有效地推广到其他部门之后,在整个组织内实施便可以正式开始了。但应当认识到,即使在整个组织中实施了品类优化管理,也并不意味着品类优化管理就此完成,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六,加强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事实上,零售商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已延伸到品类管理之外,在其他领域也产生效率和成本节约。

  实施优化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方式会更加有效,能够增强竞争力和有效地占领市场。同时,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给予消费者真正需要的重大价值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的消费者回应”,从而实现销售量的增加和利润增长。 (静远)


    储运单元条码如何应用

  储运单元条码(箱码),即商品的外箱条形码。箱码在物流运作中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环节:收货环节:通过刷箱码直接识读商品,实现快速收货;上架环节:通过刷商品箱码确认商品,指示最佳储位;分拣环节:通过刷箱码确认商品,实现快速拣选;验货环节:通过刷箱码,确认、核实商品;盘点环节:通过刷箱码,确认商品,实现盘点;整箱退货验收环节:通过刷箱码,进行快速验收;门店收货环节:整箱商品通过刷外箱码收货。

  箱码应用对于供应链运作的各环节来讲,减少供应商的送货等待问题、提升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效率、提升零售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提升零售门店的收获效率。

  箱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在超市经营的商品中外箱没有箱码的商品仍在30%以上,尤其突出在杂件类、市场化采购类、国内小供应商等;箱码编制不规范: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编制箱码;箱码质量问题:箱码的印刷质量不过关,颜色不匹配、位置不对、印刷不规范等;一箱多码问题:对口味、多型号等印刷在同一箱子上,通过标注识别,实际使用不方便、易出错;最根本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供应商认为是增加成本的举措而非降低成本的举措,利益导向上不支持。

  笔者认为,解决箱码应用问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政府监督:检查各类消费品企业的箱码使用规范(箱码的使用和商品条形码一样已经立法而且为强制执行。);企业联盟实施:零售企业联合开展箱码应用推广,强化供应商使用,成为商品进入超市的基础条件。在收货时优先对箱码规范的进行收货;中国编码中心加强专业化的培训:给生产企业、外箱制作企业、外箱印刷企业进行专业的培训,最好出台制度与应用的操作指南;挖掘箱码效益:通过箱码的推广,促进零售物流效率的提升、资源的有效使用,降低零售供应链成本。 (张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