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员行社打造成产权明晰、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现代社区银行机构。
同时,完善省联社行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功能,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社共同拥有、长期依存的“母舰”。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如何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农信社的改革成果?”是所有改革实践者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已经找到了答案,“着力打造金融航母”正是江西省农信社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
“航母”在现代军事中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极强战斗力的作战群体,代表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航母”也是最大规模和最强实力的代名词。不远的将来可以看到,在农村金融这片潜力无限的蓝海中,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这艘“金融航母”纵横驰骋。
顺应百舸争流
经过五年的改革发展,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优化管理机制,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等民生工程,已成为民众日益信赖的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其改革与创新之道,被称为“江西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站得更高,才能走得更远。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让江西信合人有丝毫懈怠。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始终保持着警醒:农信社质量效益指标与现代银行标准有较大差距,创新推广力度不够,风险管理环节有待加强,案件防控治理的基础不牢固等都是突出问题。
当前,各大银行都在抢占农村金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犹如急湍逆流,农信社正是这百舸争流中的舰船之一,不进则退。“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农信社必须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开拓属于自己的“蓝海”,努力成为竞争力强的金融企业。
打造金融“航母”
“做优做强各成员行社,发挥其网络、客户面广和机制灵活的优势;同时,做优做强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与大市场对接,跟现代化接轨。使成员行社既灵活自主,又有规模优势,使全省农信社成为金融航母,立于不败之地。”未来农信社的发展蓝图在肖四如心中已是成竹在胸。
“我们将把92个成员行社打造成产权明晰、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社区银行机构。”肖四如表示,力争五年内江西80%的县市级联社达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条件,二分之一左右的县市级联社改制成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法人治理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形成“全覆盖、布局优、功能全、形象好”的基层网点服务体系。
“完善省联社行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功能,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社共同拥有、长期依存的‘母舰’。”这正是江西农信社打造“金融航母”战略的关键所在。省联社将为成员行社的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与成员行社上下呼应、紧密依存的整体。为此,江西省联社将重点打造 “十二大中心”:产品研发推广中心、交易清算中心、电子银行中心、资金营运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规制建设中心、企业文化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综合信息管理中心、组织行为管理中心、公共关系和维权中心。
“同样重要的是,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战略之中,与各利益相关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包括“与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互动、与社区信用文明建设互动、与分散经济的组织化互动、与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互动。”在互动发展中,不断拓展属于农信社的海域空间。
形成独特优势
“打造金融航母”的战略部署,其根本目白是“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省联社如同“母舰”,各成员行社是相互联合的航舰群体,“母舰”将使每一艘航舰的优势最大化,依托“母舰”形成集团作战优势。
首先是能形成机制优势。县级联社全面落实双层经营机制,通过激励、约束、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在联社内部注入“强心剂”。
产品服务优势将得以强化。以产品创新和多元化的组合为着力点,引导、挖掘和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创造比较优势,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信社的产品链,逐步形成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和优势。
可以集中提升业务手段优势。建成全系统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系统和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风险管理信息中心、利润管理中心、客户管理信息中心、行为管理信息中心,为成员行社提供强大的业务手段支持。
要掌舵竞争力强的金融航母,必须要有一流的团队,全力协作。省联社将重点培养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实现全系统人才的重点培养和合理配置。
“另外,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统一的品牌形象、规范化流程银行的打造和全面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这些也都将成为‘金融航母’的战略优势。”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不论是来自外部竞争环境的推动,还是农信社自身的目标要求,打造江西金融航母都是必然的。江西农信社这个训练有素的作战军团肩负历史赋予的责任,必将在促进江西经济崛起中发挥战略性作用。
江西省农信社已经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到2014年,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5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500亿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监管指标全面完成五年达标升级规划,与现代化接轨,使全省农村信用社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