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展农业防通胀蕴含深意

谢昱航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就通胀风险的问题,温总理说,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好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农业,千方百计使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农业不仅是整个经济的命脉,而且就今年来讲,关系今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

  总理的论断高瞻远瞩,指明了农业发展在通胀控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农产品多是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社会总产品的供需平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农产品供应严重不足,自然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超常上涨。专家研究成果早已指出,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胀,都与农产品价格的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当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在零售物价提高中占12.7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冲击型通货膨胀是当年通胀的主要特征。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起相关产品劳务也包括工资整体上升,然后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观点指出,农产品价格上涨,本身只是通胀的表现形式,不是根本原因。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胀有直接的带动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刺激作用更加明显,而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又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所以,今年农业生产对预防通胀的意义更不一般。

  农业生产好坏和通胀的关系,还更深层地体现在拉动经济的动力上。我们知道,一味地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隐患,是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所以,经济增长从根上要靠消费需求去拉动。在投资和消费需求中,投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早期扩大消费的种种措施,更多地针对城市居民的钱袋子。城市居民的钱袋子是有限的,正如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所说,城市的消费潜力已发掘得差不多了,消费进一步扩大的希望在农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让消费需求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而让经济增长更多地依托消费,从而改变过度依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被动选择,对于预防通胀,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国家政策对于“三农”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三农”投入达到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并且部署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为农业生产打下了根基。但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还要靠各项措施的落实,只有各项措施变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农业才会在今年有大发展,才能承受起关键时候的重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