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度盘点相比,许多大型连锁企业更重视年初的节后大盘。由于许多超市企业的月度盘点只是流于形式,导致盘点工作形同虚设。尤其是经历了连续一个多月的销售高峰后,节后的大盘将成为检验超市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
许多经营管理者往往对盘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盘点不仅是校正库存数据的过程,更是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部门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
发现管理漏洞。盘点应该是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着手改正的过程。但是很多超市盘点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只注重总金额的盈亏,至多只明细到部门总金额,对于管理上的把握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不习惯于用理性化、数据化的东西来管理,忽视了单品数量差异的重要性;或是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盘点时效性问题,往往在超市商品数量已经发生变化后,盘点差异表才显示出结果,这时进行商品复点,已无法识别是真正的亏损还是因商品已经售出造成的盘点误差。
有的超市录入商品信息时售价是商品单个的价格,而盘点时却是按整件商品点数的;有的超市基层管理人员为了在盘点日能够减少工作强度,临近盘点日前一周时,采取人为少报或不报要货计划的办法,以使本部门在盘点日减少工作量,致使出现盘点前不要货,盘点后大量要货的现象,使配送中心工作节奏很不均衡。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超市管理者警惕。有的超市供应商同收货部门极个别人内外合谋,采取收单不收货空结的办法,瓜分超市财产。这种现象在采取必要的监控手段监督的同时,通过盘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查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补救措施。
通过分析盘点差异单,发现价值较大体积较小的商品亏损较多,再经过重点追踪发现以外盗为主,而防损部门监控难度较大,就改为专柜销售方式,或是增加防盗标签的比例。以上等等问题都是从盘点中发现的,可见盘点工作的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盘点工作,可以对超市经营的收货环节、营运环节、稽核环节等多方面进行查漏补缺,在保证系统库存数据准确的同时,也保护了公司商品安全。 (孙力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