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连续7年政府报告,都把“三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农”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政府官员、学者、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对“三农”提出建设性意见。今年的两会上,这些经济界、知识界人士,甚至是那些从事文体工作的明星们,也对“三农”表现出了强烈关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们关注的视角,不仅有老热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而且还包括备受关注的新话题——“城镇化进程”。他们不仅仅是名人,更是人民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关注“三农”,体现了人民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责任感。
陈锡文:
推进农村改革要有利于
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陈锡文在10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言说,有些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既形成贸易风险,也使调控国内市场难度加大。他指出,推进农村改革要有利于保护耕地,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
陈锡文说,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4亩。尽管粮食连续6年丰收,但我们仍需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中国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稳定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但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地方却出现了一些不注重保护耕地和不利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一是要保障农民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二是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宅的抵押贷款问题,必须加快落实;三是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使眼前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尊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邓亚萍:
最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 本报记者 蔡靓 图/文
“农民工问题是我一直在关注的,尤其是农民工子弟的上学问题。”在政协委员驻地国际饭店,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告诉本报记者。
“大量的农民工在城里创业、打工,他们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他们的子女,或者是随父母进城,或者是在城市出生,已经形成很大的群体,这些孩子与城市同龄人成长环境差别较大,也很难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邓亚平说。
“我现在是做共青团的工作,非常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和上学问题,希望能给农民工子女以关爱和关心。我认为,应该开放学校,让农民工子女能够就近入学。虽然目前城市教育资源相当紧张,但我相信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她补充道。
聂振邦:
粮食法起草年底完成
如何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日前表示,此问题锁定在了尚未出台的粮食法上。
“粮食法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这项工作近些年被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多次提出,要求起草粮食法规。对粮食安全从法律上确定,现在已经列入人大的立法计划。粮食法的框架也起草完了,已经派出了7个调研组,到地方调研。”聂振邦表示。
据他透露,粮食法的起草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由17个部门参加,按照国务院具体工作要求,今年年底会完成这个任务。
粮食法中,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流通,粮食市场的监管,宏观调控,粮食质量安全,这些方面都要进行界定。同时,对于粮食,国家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地方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魏积安:
关注城镇化进程
□ 本报记者 蔡靓 图/文
全国政协委员魏积安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并未提出相关提案,但他对城镇化的问题相当关注。
“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和城市不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生活质量差距都非常大。目前的情况是,农民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往往会选择进城,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八亿多的农民,仅仅通过农民进城这一种方法难以实现所有农民生活状态的改变,而且这很可能会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他说。
因此,他认为城镇化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最佳办法:“现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如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确实给农民带来了一些实惠,但真正要改变农民的生活状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是需要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袁隆平:
理性看待转基因品种和食品
□ 本报记者 王琥
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近期的全国“两会”上,针对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他希望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特别是对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品种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袁隆平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培育,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袁隆平说,在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同时,要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作物品种做好系统的安全评价,进行严格的管理。他表示,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作试验,他将第一个报名去试验。
作为育种资深专家,规范国内种业市场,做强做大民族种业是袁隆平一直关心的问题。他介绍,我国种子市场的产值在全球居于第二位,但目前种子市场是“小而散”的格局,8000多家种子公司分散经营。他培育出的超级稻种子在实际销售中,由于中间商的盘剥,使得农民以高价钱才能买到超级稻种子。他对这种种子销售局面非常不满意,计划牵头在湖南长沙筹建国际种业交易中心。袁隆平告诉记者:“这个中心已经得到温总理的批复,并交由国家发改委给予立项,通过这个中心就是要减少种子销售环节,让农民直接和我们对接。”
陈章良:
建议免除贫困山区
学生高中学费
□ 本报记者 王琥
大石山区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其中广西的大石山区总面积有近1.36万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就占到了总面积的79%。大石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瘠薄、无法保水,居住在这里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群众,世世代代生计艰难。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93.1%,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高的地区,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将这里称为“世界罕见的恶劣环境,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方”。曾经长期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一直关注着大石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陈章良建议,希望能够在贫困山区特别是国家扶贫县所属山区(例如大石山区),减免孩子高中学费并给予住宿等费用补贴。陈章良说:“我在大石山区调研时,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小孩子读完初中后很想上高中,但这里的家庭很贫困承担不起,于是父母常常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就送他去广东等地打工。即使父母同意孩子上高中了,但上学的费用让家庭有了很重的负担,使得家庭继续返贫。”陈章良介绍,尽管国家鼓励和采取相关措施让大石山区等贫困地区农民移民到城市,但在城市的不适应又让他们重新回到山区。“我认为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书,我也来自农村,深深理解读书对改变贫困地区孩子命运的意义,因此在这次两会上提出这个提案。而且我还想进一步建议,大石山区的孩子如果初中毕业后上中专和技校,高中毕业后上大专,希望也能减免他们的学费。”
陈光标: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贫富差距
□ 本报记者 王琥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建议,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民和农民工真正得利。
陈光标认为,长期以户籍等手段分割了城镇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大大压低了农民工的收入。另外,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劳动力成本。我国再分配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对高收入者、高污染行业要通过实施具有调节功能的税种减小收入差距。
陈光标建议: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逐步向劳动者倾斜,政府应当运用财税等措施,切实扭转初次分配中资产所有者所得较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提高农民工劳动性收入。完善劳动者获得合法收入的法律保护,严格执行已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收入。
瞿振元:
建议为三农政策立法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但这种政策发布方式已经产生了疲劳效应,建议以立法的形式将‘三农’政策法制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在今日上午的小组讨论上提出这样的建议。
瞿振元说,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布7个一号文件,有效促进了“三农”事业的发展。但这种政策发布的形式已经产生了相当的疲劳效应,其积极影响正在消弱。“就好像一号文件不说‘三农’就不重视了似的”。他建议以立法形式将三农政策法制化,即通过全国人大对今后5年期内的农业发展之道、发展战略目标、全国性的重大战略措施、重大工程项目、财政预算支持规模、执行机构的权利、体制机制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建议由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水利部、财政部等共同参与提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由立法机构通过,重大修改须经由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
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规范行政机构的权利约束,从而减少随意性,便于企业和农户全面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和远景,从而对农业生产有相对稳定的预计,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建议以立法形式确定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规划和支持。
这样的建议得到了在座委员的积极响应,目前有25位委员愿意联名提出提案。但也有委员表示,“三农”问题非常复杂,如果不对其进行深刻研究就上升到立法层面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而且立法后也将面临可操作性的问题。
(中国经济网)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为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