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农村妇女同享“半边天”的欢愉
——写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

  杜洋 摄 (cnsphoto供图)

  莺飞草长、杨柳醉春的3月,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今年的这个妇女节尤为值得纪念,2010年不仅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100周年,也是《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通过30周年。

  回想100年前,在国际妇女运动著名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的倡导下,“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应运而生。100年来,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在政治、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00年来,中国妇女运动和世界各地妇女运动一样,走过了艰辛而曲折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找到了自由平等解放的奋斗方向。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妇女运动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勤劳、坚韧与智慧,展现了中国妇女的新风貌、新形象。

  回顾中国妇女走过的百年历程,无论是昨日致力于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何香凝、宋庆龄,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赵一曼、刘胡兰,还是人民警察、人民公仆的代表任长霞,翱翔在天安门上空的我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抑或是刚刚在21届冬奥会上包揽女子短道速滑的中国女队,女性,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作用,展现自己的魅力,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重。

  时至今日,我国女性就业数量大幅提高,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在业人口中女性比例达到45.4%;妇女参与民主政治日益活跃,全国公务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0%以上;全国人大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从1954年第一届的12%,提高到2008年第十一届的21.33%;全国政协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比例由1949年第一届的6.06%,上升到2008年第十一届的17.7%;妇女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全国小学女童入学率达到99.54%,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女硕士生和女博士生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49.86%、48.16%和34.70%……

  在大家为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鼓掌时,有这么一群人却更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农村妇女”。“农村妇女”这个词已然超越了其本身的定义,它似乎成为了“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差”的代名词。在此时,大家为纪念全世界妇女为之争取到的自由、解放而设立的节日时,我们或许需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今天真正弱势的她们。

  如果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话,那么在不少农村,妇女似乎要顶“大半个天”。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留守的妇女无疑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护者,对于不少留守农村的家庭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男人不在家,妇女便成为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她们为育儿累、为田地累、为疾病累、为教育类、为尊严累,她们只知道要照顾好一个家,而自己却得到少之又少的关注与照顾。在农村,或许那些上了年纪的农妇压根不知道三八妇女节是个什么节日,即便知道的人也完全不放在心上,在大家关注并庆祝这一节日时,她们或许还在农田里或者工厂里继续劳作,对她们来说多干些活似乎比过个节更实在。

  诚然,农村妇女着实值得关注与帮助,但是,在她们中依旧涌现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创业能人典型。全国人大代表、“铁姑娘”郭凤莲,她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这位农村妇女,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十足的干劲,带领大寨搞生产。如今大寨的总产值已高达3.5亿元,人均年收入10800元。“大寨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和姐妹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属于妇女的这‘半边天’顶好。”郭凤莲说。 同样,在江苏海门市,养猪能人唐慧娟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硬是创出了一番事业,在当地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她创办的生猪专业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不仅自己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共同发展,如今,她又创办了自己的肉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无公害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配送一条龙服务,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猪肉品牌。黑龙江集贤县永安乡革命老区村洪胜村养牛大户刘艳青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评选为“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 2009年12月20日,她和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的208名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45岁的刘艳青,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凭着她勤劳肯干的韧劲和敏锐的洞察市场信息能力,她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固定资产达50万元,年获利10多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如何能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同郭凤莲、唐慧娟、刘艳青一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这需要更多部门的关注与帮助。有效地组织宣传活动,从思想教育入手,激发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通过各类协会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班,让这些农村妇女掌握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典型带动等措施,组织妇女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村妇女就业;大力支持鼓励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和女农民技术员组建各类协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发挥她们规模带动、科技示范、市场先导、技术指导的作用,引导农村妇女投身到更大、更广泛的国际化、现代化和组织化程度更高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之中。同时,在新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中建立妇女组织,强化妇女组织在带动农村妇女中的作用,扩大妇女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农”工作不断深化的同时,农村女性的问题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普通农村妇女能和全世界所有女性一样,尽享 “半边天”节日的欢愉。

(陆 璐)


  两会玫瑰 光荣绽放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平凉市白庙乡白庙村村民  毕红珍:

  作为80后的女代表,我2008年第一次来北京,了解到了国家更多的对农村,尤其是对农村妇女的政策。留在农村,我只能尽我自己的能力,来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一些服务,因为在农村的生活让我感觉到了农村信息和物资流通的闭塞,所以我才开了一个店为当地农民提供日常用品。作为代表,我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选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林燚:

  在农技推广方面,女性不多,我去单位之后,好几年都是我一个女的。做农业很辛苦,在太阳下面晒,尤其经常需要下基层进行技术指导,所以女的和男的干的活一样都是比较苦也比较累的。让人欣慰的是,通过我们对农民的帮扶,现在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局农经中心农村财务管理科科长 刘建文:

  农村的平凡工作也会做出不平凡。我在基层工作,平时的工作是财务管理,基层农业工作的女性其实不少,妇女在基层发挥的作用和男性是同样的,都在努力地工作。我们科室现在10个人,有8个女性,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在农业工作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其实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我们要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


  农村妇女“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 申纪兰

  我是替老百姓说话的

  据新华网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前一天,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国各个时期的杰出妇女代表,并与她们合影。在胡锦涛的身后,有一位不少中国人所熟知的女性:她就是8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我是替老百姓说话的,也会把会议的精神和成果带回到百姓中去。”这位25岁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外国媒体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的女代表笑着说。 

  上个世纪50年代初,20出头的申纪兰以自身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概念,这一概念此后被写入了宪法。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时,高兴地与申纪兰握手,并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回忆往事,老人说,那时中国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活动,借此发展生产力,“然而受观念的影响,那时的妇女很少能走向社会参加劳动。”她却与众不同,不仅下地和男社员一样干活,还克服种种阻力,走村串户劝说妇女姐妹走出家门,参加劳动。 

  “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在申纪兰的提议下,女社员开始跟男社员学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比赛。经过多次争取,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得一样的工分。 

  几十年来,申纪兰一直生活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半个多世纪来,她和全村人一起,在故乡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上造林辟田,把穷山沟变成了一方拥有1.5万多亩成材林、12万株经济林的“宝地”。 

  这位手上生满老茧、脸上布满皱纹的中国妇女杰出代表,穿衣打扮与当地农民并无差别。80多岁的她身体硬朗、步伐矫健,依然保持着每天在田间劳作的习惯。

(刘翔霄)  

   农业专家、 全国政协委员 赵心力

  国家的支持坚定大家在基层工作的心

  2008年至今,连续3年的“两会”上,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心力委员都提交了关于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的提案。“我提出提案后,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国家拿出6.4亿元补贴基层防疫人员,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就获得了4800万的补贴,这项措施使得全区基层防疫人员格外受鼓舞。”

  赵心力介绍,畜牧产业在内蒙古自治区“三农”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该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这项工作主要由全区1.6万多人的基层防疫员队伍承担。“一方面防疫费被取消,另一方面防疫员年人均报酬仅为4600元,这对于每年人均预防注射4万多针以上,工作技术要求又相对较高的防疫员来说,其所得与付出不相符合。因此我要为他们大力呼吁,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赵心力说道。

  2009年“两会”前,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台采访了赵心力,她说自己要继续提交关于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的提案,使得对基层防疫人员的补贴能够常态化。接受采访后不久,赵心力就接到了不少基层防疫员给她打来的电话,甚至还有防疫员找到单位,感谢赵心力为基层防疫员争取补贴。“我曾经问一个前来找我的防疫员,防疫工作环境这样差、工作强度这样大、而报酬又这样少,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在防疫领域工作。他告诉我,因为农牧民离不开他,他也热爱这份事业。听了他的话我很感动,更让我坚定了进一步为防疫员呼吁设立补贴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王 琥) 

  女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 黄玉清 

  我们最需要连续化的支持

  河南万果园商贸公司总经理黄玉清,既是一位从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化的代表,也是一位从事民营企业的代表。她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民生问题的殷切关注,亲民爱民之情溢于言表,制定的战略措施切实可行。河南是全国的产粮大省,周口是河南的粮食大市,也是农民工输出大市,“三农”问题是每一个参加会议的农村代表关注的首要话题。特别是报告中又提出了,今年要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对种养殖户增加农资等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老百姓期盼的惠民之举,这些内容对农民来说,都是一个个最实在的惊喜,黄玉清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作为农村企业家代表,她希望政府的财政支持重点投向公司化经营的大型农业产业项目,目前这种撒胡椒面的办法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所以应对农村从事各类农业经营性服务公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改变原来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让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真正解除广大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希望对粮食产量大市、大区给予系统化的支持而不是现在的专项支持,从现行的阶段性政策扶持转变为到连续性发展的支持,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让河南快速从农业大省发展为农业强省。

(贾丽君)  


  女记者跑“两会”

  在路上,

  累并快乐着

  《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编辑说让写一篇跑两会的记者手记,答应下来后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台词。只是想把它改为:如果想成全一个记者,就让他跑两会吧,会上会下处处亮点,就像大会堂穹顶上的点点繁星,看准了,写出来,肯定是一篇好新闻。更别说刚一闭眼稍事休息,睁开眼刚好看到一个心中盼望的采访对象正从对面向你微笑着走来的那种欣悦欢喜,由不得想要净手焚香、谢天谢地,窃喜从五彩云霞中掉下的美味馅饼正好落在了自己的脚下,只要伸出手去,采下一朵,随手展开便成锦绣文章。

  如果想毁掉一个记者,也让他去跑两会吧,且不说早出晚归,各个代表团之间来回路上奔波的劳累疲乏,忙碌辛苦,单是会前那些浩瀚繁琐的资料准备、眼花缭乱的线索收集、搜肠刮肚的采访提问、绞尽脑汁的文章写作,就让人感到了分身无术、才枯智尽,更不用说由于自己疏忽,错过的一个非常好的采访对象的沮丧和懊悔,恨不得买块豆腐自己一头撞上去不再见人了,这种错过,会让自己无地自容。

  从3月1号开始集结到现在,才跑了几天,便感受多多,一言难尽。

  电话来了,下一个采访对象在宾馆等着我们呢。该上路了,继续走吧。

(本报记者  贾丽君)

  做新闻“战场”的花木兰

  在记者行业中,有这样一句“俗语”:“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虽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却也有几分道理在其中。

  在媒体大战一般的“两会”采访现场,抢新闻犹如上“战场”,新闻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女记者们看到采访对象立刻飞奔过去,要写稿子立马席地而坐,饿了就啃两块饼干,跟男记者没什么差别。

  报道“两会”的名额相当珍贵,记者们往往要身兼双职: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对于女记者而言,要将电脑、相机、采访本、不止一支的录音笔等等都背在身边随时“待命”,确实挺重。但是大家依旧脚踩高跟鞋,背着两三个包在会场穿梭。今年上会的第一天,我拎着上述那一大堆“武器”在“前线”跑了一天回到家,胳膊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可是到了第三天,同样的三个包都拎在一只手上竟然也不觉得重了。

  “两会”期间恰逢“三八”妇女节,但是女记者们可享受不到休息半天的权利,采访、拍照、加班、熬夜……一切照旧。这不,一个女同行对她的男同事开玩笑说:“‘三八’节了,我能休息半天吗?”该同事说:“咱采访‘两会’啊,我还真没把你当女人。”旁边的记者们立刻笑倒了一大片。

(本报记者  蔡靓)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