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水钾资源的开发,在科技部和地方科技部门的长期培育下,经过近30年的不懈攻关,河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改性沸石钾离子筛”核心技术,使海水中的钾富集100倍以上,突破了海水中钾的高选择性、高倍率富集和钾肥的高效、节能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取钾肥高效节能技术”,并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地完成了海水提钾系列百吨级中试。
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钾肥产品质量达进口优质钾肥标准,生产成本则较进口钾肥降低30%,从而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海水提钾过技术经济关。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具有开发海水钾资源的天然优势。加之国内钾肥缺口大,市场空间广阔。该技术成果既可在沿海地区直接推广建厂,也可与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实施,或与海水制盐及纯碱企业结合。
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可达5万吨/年以上产业化规模;2020年沸石法海水提钾产业化规模可达到300万吨/年以上,不但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支援“三农”,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该技术与国内外现有的钾肥生产技术相比,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势,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海洋、化肥和制盐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利用上述技术成果建设的“海水提钾1万吨/年示范工程项目”已于2006年8月建成投产,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我国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沸石法海水提钾技术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目前,山东埕口盐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海水提取硫酸钾及综合利用工程已在国家发改委及山东省发改委立项建设,预计将于2010年初建成投产。此外,辽宁葫芦岛、江苏连云港、山东青岛等地的企业也在积极筹备海洋钾肥工程建设。